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近日推出中國首批8臺命名為“國檢”的檢驗檢疫智能執法輔助機器人。記者7日從該局獲悉,這批機器人將應用于廣州天河廣九直通車口岸和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口岸入境旅檢現場。
今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也將人工智能技術的探索運用作為智慧口岸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指導廣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進行關于運用于口岸非傳統安全防控的多功能智能執法輔助機器人研發。
經過5個月的研發、調試,首批人工智能執法輔助機器人成功下線,邁出了人工智能服務檢驗檢疫精準把關、快速通關的第一步,此舉將有效提升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風險防控能力和通關便利化水平,推動口岸監管模式實現重大改革。
機器人正在進行人臉信息錄入 郭軍 攝
據介紹,智能執法輔助機器人配置了13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和激光雷達,在出入境口岸現場可實現三大功能:一是高溫探測。可通過物聯網傳導的數據信息,實時對體溫超過臨界值的旅客實施報警、攔截和引導等功能。二是低溫探測。可攔截旅客違禁攜帶的通過低溫保存的生物制品如動物繁殖材料、人體組織、血液制品等。三是具備人臉識別技術。可通過該技術對大數據中需重點布控的人員目標,如曾有違規行為的出入境旅客實施精準識別、預警和攔截功能。
檢驗檢疫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智能執法輔助機器人還可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及語音識別功能,與旅客實現人機互動,提供檢驗檢疫業務咨詢,同時可以實現業務信息輪播。目前,機器人云端已上傳檢驗檢疫相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及相關資訊,完全滿足民眾的日常咨詢需求。
利用機器人輔助執法,可有效取代口岸通關中部分專業性不高、較為機械化的工作,降低人力成本,弱化閘口形式,進一步提升旅客通關滿意度,同時有效提升檢驗檢疫執法把關效能。
據悉,為加快推進技術裝備高新化、智能化、集約化,全力打造科技質檢、智慧質檢,下一步,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將繼續完善二代智能執法輔助機器人的研發應用,運用物聯網技術,通過集成不同功能模塊,進一步拓展智能執法輔助機器人在檢驗檢疫各業務領域的應用。(完)
?
?
相關鏈接:
政法機關迎人工智能:機器人協助克服主觀因素誤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