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本身存在的短板,無疑會讓那些期望通過合法形式謀取不正當利益的居心叵測者,在沒有違法成本的前提下,更加有恃無恐地濫用行政訴權
來自新疆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數據顯示,2014年,該院共受理行政訴訟案153件,2016年收達到710件。今年截至11月23日,已達到595件。該院行政庭法官徐峰告訴記者,在這些行政訴訟中,有一些是當事人為牟取個人利益濫用訴權。此類行為不僅增加了一些行政機關的應訴負擔,而且擠占了司法資源,亟須治理(12月6日《法制日報》)。
行政訴權是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在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侵害后,依法享有的司法救濟權利。行政訴權對防止行政權濫用、監督依法行政、推進民主與法治進程,均有著民事訴權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行政訴權如此重要,所以必須對其予以充分保障。鑒于以往行政訴訟中客觀存在的立案難,2015年5月最高法在實施立案登記制改革時,將行政訴訟立案與民事訴訟立案同步實行登記制,行政訴訟的立案難由此得到基本解決,有效保護了當事人的行政訴權。
遺憾的是,立案登記制改革在最大限度地保護當事人行政訴權、緩解行政訴訟立案難之余,也讓一些別有用心者有了濫用訴權的可乘之機。司法實踐中,不少當事人為牟取個人私利,視立案登記制為“籮筐”,事無巨細地把與行政事項有關的訴求“都往里面裝”,以致針對同一行政事項重復、反復提起惡意訴訟屢見不鮮。這樣不僅極大地浪費司法資源、增加行政成本,而且人為給依法行政添堵,遲滯、延緩了法治政府建設進程。故此,依法果斷地對其說“不”,顯然是確保行政訴訟風清氣正的必然抉擇。
權力必須被制約,才不至被濫用,行政訴權亦不例外。司法實踐中,一些動機不純的當事人之所以樂此不疲地濫用行政訴權,歸根結底在于法律就此缺乏必要的制裁。與國外不少國家對濫用訴權給予經濟處罰和負擔對方當事人訴訟成本的懲戒相比,我國目前對濫用訴權的懲戒,不論是民事訴訟領域還是行政訴訟領域,法律都沒有任何規定。法律本身存在的短板,無疑會讓那些期望通過合法形式謀取不正當利益的居心叵測者,在沒有違法成本的前提下,更加有恃無恐地濫用行政訴權。
更為重要的是,由于法律懲戒責任的缺失,也讓法院在對濫用行政訴權的人施以懲治時,不可避免地陷入無法可依的尷尬。事實上,也正是基于這種考量,最高法才在今年9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保護和規范當事人依法行使行政訴權的若干意見》中,要求各級法院在立案環節強化審查,盡量對濫用訴權的惡意行為進行規制。此舉雖然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讓法律下出先手棋,也就成了規制濫用行政訴權惡意行為的不二選擇。
善治需要良法。濫用行政訴權的惡意行為危害巨大,既浪費司法資源、增加行政成本,又挑戰司法權威、損害司法公信。只有讓法律下好懲戒的先手棋,才能對其保持有效威懾。當務之急,應將完善立法的相關工作提上議事日程,依法對濫用行政訴權的惡意行為作出明確的處罰標準,以此解決懲戒濫用行政訴權惡意行為無法可依的問題。須知,只有將法律懲戒的利劍高高舉起,那些企圖通過濫用行政訴權而尋求不當利益的人,才不敢越雷池一步。這是規制濫用行政訴權惡意行為的優選,理當加速推進,須臾不得拖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