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農戶變“養豬達人” 好學勤勞拔“窮根”
三江鎮貧困戶潘在發日子越過越紅火
貧困戶潘在發努力學習養豬知識,變身技術達人,日子越過越好。 通訊員 劉平 攝
12月5日上午,天有些涼,潘在發早早起床,吃過飯,第一件事就是趕到豬舍里喂養自己的60余頭豬,忙得不亦樂乎。
潘在發是海口美蘭區三江鎮江源村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家中共有7口人,大哥因眼疾喪失勞動能力,母親常年疾病在身,他與妻子還撫養著3個正在讀書的女兒。“以前就靠種地養家糊口,‘威馬遜’時10多畝橡膠和瓜菜都被打倒,沒有收成了,小孩上學都要到處借錢。”
精準扶貧點燃生活希望
由于缺乏資金、技術,貧困的帽子一度將這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壓得喘不過氣來,“感覺這輩子都看不到希望。”回憶起過往的艱辛,潘在發一度哽咽。
2016年年初,當政府扶貧工作人員上門了解潘家的情況時,發現一家人的生活比想象的還要艱難。“一家人住在只有10多平方米昏暗潮濕的破舊瓦房里,孩子們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三江鎮駐江源村扶貧掛點干部鄭聲裕告訴記者,鎮里決定將其列入精準扶貧戶。“由于有過養豬經歷,2016年6月,鎮里決定扶持他3頭母豬,沒幾個月就生下了十多只小豬仔,看到了成功的希望。”鄭聲裕說。
去年9月、11月,鎮里又分階段扶持了潘在發共22頭豬,還陸續出資為他修筑了豬舍、沼氣池,購置了發電機并補貼了部分飼料費用。有了政府的政策支持,潘在發心中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勤勞“豬倌”拔掉“窮根”
潘在發還主動聯系畜牧專家上門到豬舍為他答疑解惑,并在專家的幫助下學習如何為豬“看病”“治病”。鎮里組織的農技培訓班和電視夜校他一場都沒落下。 在潘在發的悉心照料下,豬的數量從十幾只壯大到五六十只,第二間豬舍也蓋了起來。潘在發成了村里有名的“養豬能手”之一。今年4月,他與妻子將其中18頭豬賣掉,進賬26700多元。“就在前幾天還賣了8頭豬,賺了1萬多元。”潘在發開心地說。
利用養豬掙來的錢,潘在發不僅還掉了債,還在政府的幫助下蓋起了一層樓房。潘在發一家將于年內徹底摘掉“貧困帽”,搬進新家的一家人再也不用“蝸居”在昏暗狹小的瓦房里。 “做夢都想不到能住進樓房!”潘在發82歲的老母親符愛英激動地拉起鎮政府扶貧工作人員的手,邀請大家走進新家參觀。“感謝黨和政府幫助!”老人的眼里泛起了激動的淚光。
談及來年的計劃,潘在發希望能夠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今年到現在靠賣豬掙了6萬多元,爭取明年掙10萬,再蓋一層樓!”潘在發笑著說。
記者 曹馬志 通訊員 劉平
(海口網12月8日訊)
?
?
相關鏈接:
政府補貼80%保費 海口試點胡椒樹風災保險受農戶歡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