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12月8日電(記者李偉)懸索橋具有重量輕、用料省等優點,其中地錨式懸索橋已成為世界橋梁行業發展趨勢。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科研工作者們通過研究成功揭示了隧道錨工作機理,為山區類似工程的設計提供支撐。
據介紹,地錨式懸索橋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地基承載力,成本可控。地錨主要有巖錨、隧道錨和重力錨等3類形式,巖錨對地層要求最高,隧道錨次之,重力錨要求最低。相對于重力式,隧道錨能較好地利用錨址區的地質條件,具有環境擾動小、工程量少、投資低等特點,在保護自然環境和提高工程建設效率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當前,從世界范圍看,地錨式懸索橋作為大跨度和超大跨度條件下的公路橋梁選型較為普遍。因此,開展隧道錨-圍巖聯合承載的力學特性及破壞機制研究,完善隧道錨相關設計理論,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學術價值和工程應用價值。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計算巖石力學課題組,依托國內近幾年在建和擬建的多項大跨徑公路地錨式懸索橋工程,利用現場縮尺試驗、室內模型試驗、數值仿真試驗和結構力學方法,揭示了隧道錨的結構——圍巖傳力機制和變形破壞機理,建立了基于錨碇-圍巖聯合承載的隧道錨拉拔承載力估值公式,探索了全新的環境友好型組合式錨碇型式。
這一研究將為山區類似工程的設計提供支撐,系列研究成果已在《巖土力學》等行業權威期刊上刊發。
?
相關鏈接:
我國科研團隊揭示“太陽磁繩”的結構和形成過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