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當地員工正在首次引入的全斷面隧道掘進機內工作。中國海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尼泊爾分公司供圖
中國“神器”,打通生命河
走進尼泊爾,本報記者看到中國企業同尼泊爾人民因水而結的一份情緣。
引水之夢
恒河平原最北邊緣地帶,是尼泊爾巴迪亞和蘇爾凱德地區,恰好在喜馬拉雅山脈與恒河平原交會處。流淌其間的巴瑞河和巴貝河,成為重要的水資源。
但是,讓尼泊爾人用上大自然的這份饋贈卻一直是個難題。巴瑞河流量是巴貝河的10倍,流出山谷后直接匯入印度境內河流;巴貝河折回東部,流經巴迪亞和蘇爾凱德平原,雖然在當地有“生命河”之稱,但隨季節而變動的流量卻是一大麻煩——旱季河水見底,雨季洪水成災。
如何在旱季把巴瑞河河水引入巴貝河,灌溉下游的農田、帶動經濟發展,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就成為尼泊爾人一直渴望而未能實現的夢想。
“這不僅僅是一個水利工程項目,更是尼泊爾重大社會經濟發展項目,受益人數超過千萬人,至少確保未來當地經濟增長保持在5%以上。”提起巴瑞巴貝引水樞紐工程,尼泊爾灌溉部常務副部長辛格拉滿懷期待,“該項目完成后,該區域水資源利用率將從40%提高到100%。”
尼泊爾灌溉部規劃與項目司長薩格爾介紹,巴瑞巴貝引水樞紐工程是在中國企業幫助下打造的一項跨流域調水工程。通過一條12.2千米長的隧道,將巴瑞河河水以每秒40立方米的速度引入巴貝河,灌溉大約5.1萬公頃的農業用地。兩條河流有152米落差,由此產生的有效水頭還可用來建造一座48兆瓦的發電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