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2月13日消息(見習記者鐘圓圓)13日,海南省教育廳聯合海南省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印發《海南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實施方案》(下簡稱《方案》),力爭到2020年實現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5%以上,2020年底前實現全省人口30萬以上及接近30萬人口的市縣(區)都有1所標準化的特殊教育學校。
目前,全省已建公辦特殊教育學校7所,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85%。《方案》實施后,將加快完善特殊教育體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機制、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質量,加快推進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海南省將首先確保瓊海、萬寧、陵水、東方等市縣的4所特殊教育學校在2018年春季學期投入使用,并啟動昌江、屯昌、定安等3所特殊教育學校的建設,同時在五指山市建設中部特殊教育學校,覆蓋五指山、保亭、瓊中、白沙等人口較少的中部市縣,推動海口市每個區新建1所特殊教育學校,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區)積極探索舉辦孤獨癥兒童少年特殊教育學校(教學部),擴大特殊教育學校辦學規模,到2020年底前實現全省人口30萬以上及接近30萬人口的市縣(區)都有1所標準化的特殊教育學校的目標。
按照《方案》要求,特殊教育學校經費保障機制也將逐漸得到完善,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將逐步提高。2017至2018年按每年6000元標準落實,2019年達到7000元,2020年達8000元,特殊教育學校所有寄宿生每生每年可享受2000元生活費補助政策;從2018年春季學期起,對在義務教育階段就讀的殘疾程度為1-7級的學生特殊學習用品、教育訓練、交通費等進行補助,補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000元;高中階段殘疾學生免學雜費、住宿費和教材費;普通高等學校的全日制殘疾學生免學費和住宿費。
各市縣區將建立起轄區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數據庫,對未入學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制定具體的“一人一案”,通過特殊教育學校就讀、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兒童福利機構(含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特教班就讀、送教上門等多種方式,切實解決實名登記的未入學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就學問題。《方案》要求各市縣要依托特殊教育學校,設立隨班就讀指導中心,加大對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重點在接收有10名以上特殊兒童的普通學校建立資源教室,配備資源教師,指定其招收殘疾學生,其他招收殘疾學生5人以上的普通學校也要逐步建立資源教室。
在非義務教育階段,在學前教育階段,海南省支持普通幼兒園接收殘疾兒童,要求海口、三亞、儋州等地級市在2020年底前各建成1至2所專門招收殘疾孩子的特殊幼兒園;在高中教育階段,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要通過隨班就讀、舉辦特教班等擴大招收殘疾學生的規模,努力將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學校辦成面向全省招生的盲人高中、聾人高中和殘疾人中等職業學校,其他特殊教育學校也將逐步開設普通高中和中職課程;在高等教育階段,鼓勵殘疾人高中、中職學校畢業生報考高等院校,在海南就讀的殘疾人大學生可享受助學制度,對被本科、專科院校錄取的海南戶籍殘疾考生分別由戶籍所在地市縣政府獎勵8000元和6000元。
?
?
相關鏈接:
海南貧困戶對教育扶貧滿意度達92.3%?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