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
打造海口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
瓜果飄香沁心脾,共聚一堂話桑麻。2017年冬交會12月12日開幕。海口館內參展展品內容涉及農、林、牧、漁及農產品加工等方面,重點展示海口市十大農業品牌,彰顯了省會城市農產品加工中心的龍頭地位。
12月12日下午,海口市政府舉行農產品訂單和農業招商項目簽約暨冬季瓜果菜優秀運銷商表彰大會,搭建海口農產品交易和農業開發合作平臺,推進海口農產品產銷對接。本屆冬交會前海口市落實農產品合同訂單383宗,金額25.34億元。冬交會上簽約農產品合同訂單35宗,簽約金額24.8億元。落實農業招商項目8宗,計劃投資總金額34.8億元,增長235%。
冬交會是展示海南“三農”的重要窗口,對推進海南熱帶特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促進農民增收,增強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有著重要意義。海口現代農業在冬交會上的突出表現,為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創建做了最好的注腳。
海口市農業局局長李世高介紹,去年,海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大關,達到108.66億元。互聯網農業小鎮建設全國領先,現代農業園區創建全省領先,品牌農業創建和農產品促銷成效顯著。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679元,同比增長9.0%。
下一步,海口將以“調結構、轉方式、促增收”為主線,以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科技化為導向,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持續打響“絲路海口 都市田洋”農業品牌,打造全省農業先進要素聚集區、農副產品加工聚集區、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樣板區。堅決扛起責任擔當,當好領跑全省現代農業發展的“龍頭”,為打造海南特色“王牌”產業作出海口貢獻。
常年蔬菜基地年產量30萬噸
海口的熱帶特色資源稟賦在全國得天獨厚,是國家重要的熱帶農產品生產基地和消費承接地。每年近百萬噸冬季瓜菜、熱帶水果、熱帶作物、畜產品等優質農產品銷往全國80多個城市,為保障全國冬季農產品市場供應發揮了重要作用。
加強“菜籃子”工程建設,保障夏秋季供給能力不斷加強。海口市切實抓好常年蔬菜生產工作,保障“菜籃子”供應。
目前海口全市常年蔬菜基地保有量5.2萬畝,全年正常種植3.2萬畝。全市常年蔬菜基地年產量30萬噸,平均日供應量821噸,自給率達72%。種植的品種主要有青骨菜、潮白菜、芥菜、空心菜、地瓜葉、白菜、生菜、小白菜、西洋菜等葉菜類及蘿卜、西紅柿、豆角、辣椒、佛手瓜、苦瓜、絲瓜等瓜果類蔬菜。
今年來,海口市積極扶持市菜籃子產業集團分別在大荒洋和七水洋,打造現代農業有機蔬菜生產標準化基地。目前產業園已建成菜籃子蔬菜保供基地4個,新建大棚280畝,完成整地6000余畝,種植各類葉菜4850余畝,種植葉菜類19余種。
海口市還把常年蔬菜基地面積最低保有量的建設任務細化到田頭地塊,發揮大棚在淡季種植的優勢作用。全市累計已建成蔬菜大棚面積5667畝,年生產蔬菜約4.1萬噸,占全市常年蔬菜基地年產量的13.7%,平均日上量112噸,有效地發揮大棚夏秋種植淡季的優勢作用。海口還繼續開展葉菜價格指數保險工作,采取補貼5年地租方式集中流轉土地。
海南新發地公司總經理舒景寶說,他們公司吸納79戶貧困戶作為幫扶對象,首年參加的53戶貧困戶月人均收入達3800元以上。在農業部門的扶持下,基地每天可供蔬菜約3萬斤,其中每天供市菜籃子產業集團的葉菜就有1.5萬多斤。
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占全省22%
這是一座花園式的園區。沒有高層建筑,兩三層的小洋房,羅馬柱、羅馬窗、用于觀賞園區的露臺……加上滿眼綠色,像是一座偌大的歐式莊園。只有花香,沒有豬糞的臭味;沒有噪聲,只有音樂聲緩緩飄過,仿佛一座世外桃源。
位于瓊山區甲子鎮桃村的羅牛山十萬頭現代化豬場豬場,是海南省第一家全封閉集約化、規模化、物聯網信息化管理的養殖場,也是目前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種豬場。羅牛山十萬頭現代化豬場場長謝紅濤介紹說,項目通過引進美式智能化養豬模式和技術,實行全自動化管理,將是目前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全封閉式種豬場之一,現代化水平國內外一流。
李世高介紹,近年來,海口畜牧業發展經歷了從追求產量到追求質量的轉變,生態循環農業體系初具雛形。而產業園區的規模化經營,正是畜牧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保證。目前海口豬肉、禽肉基本自給,雞蛋自給有余,有效保障全市人民的肉、蛋的安全有效供給,提高全市人民物質生活水平。
據了解,海南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有54家。其中海口12家,為全省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最多市縣,占全省22%。通過現代產業園的創建,發揮其區域農業現代化樣板基地的引領作用,海口將有效促進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的升級轉型和提質增效。
海南省從2015年開始,啟動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行動。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評定的不再是“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基地”,而是“升級版”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產業園作為建設水平比較領先的現代農業發展平臺,與一般的農業示范基地相比,創建要求更高、功能更全、輻射帶動功能更廣。
海南計劃創建100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對標國家級產業園標準進行建設,并發揮其在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中的示范作用,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筑牢新基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搭建新平臺、為培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創造新經驗、為探索農民持續增收機制開辟新途徑、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新載體。
知名農業品牌
持有約占全省40%
海口市把發展品牌農業作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提出了“絲路海口,都市田洋”的品牌農業發展定位。
2016年海口市正式發布海口蓮霧、云龍淮山、大坡胡椒、海口蜜柚、美蘭三角寧地瓜、海口甲子牛大力、永興荔枝、永興黃皮、石山黑豆、海口火山石斛十大農業品牌。
目前,全市農產品有效注冊商標1111件,其中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和證明商標4件,中國馳名商標5件,省著名商標64件,省名牌產品32件,省名牌農產品19件,其他農產品商標991件,知名農業品牌持有量約占全省的40%。“三品一標”農產品133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77個、綠色食品14個、有機農產品36個,獲得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4件(永興荔枝、永興黃皮、石山黑豆、石山壅羊),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2個(永興荔枝、永興黃皮)。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定面積達5.2萬畝。農產品出口備案注冊基地5個,面積8800畝。
今年6月28日,“海口羊山荔枝種植系統”被農業部認定為第四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填補了我省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海口市還加大培育休閑農業示范點建設,扶持建設海口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馮塘綠園、世外桃園等。目前,全市建成休閑農業園區64家,其中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24家;通過國家休閑農莊星級評定企業6家,其中五星級2家,四星級4家。世外桃園被評為“全國最美休閑農莊”。規模化熱帶觀光果園30家,其中省級“四季觀光果園”13家。今年前三季度接待游客98.6萬人次(含體驗式游客),預計全年接待游客120多萬人(含體驗式),營業收入2.4億元,帶動周邊農副產品銷售收入1.54億元,周邊農民戶均年增收1.2萬元,農民實現了離土不離鄉的增收。
近日,海南公布61家2017年共享農莊創建主體。海南希望通過共享農莊創建,探索農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的新模式、新業態、新途徑,實現村莊美、產業興、農民富、環境優的目標。此次,海口市馮塘綠園等7家共享農莊上榜。這7家共享農莊為:馮塘綠園共享農莊、蘭花谷聯合共享農莊、椰鄉·世外桃園共享農莊、翰香園共享農莊、國開演豐市民農莊、百香果共享農莊、云龍御養共享農莊。
記者光明
(海口網12月14日訊)
?
相關鏈接:
儋州著力創建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示范市?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