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關系歷經一年多的低谷后,隨著韓國總統文在寅12月13日的首次訪華,中韓關系重新回暖,并且兩國交往全面正常化的道路已然明晰。
文在寅訪華的前一天,中國非官方外交與國際關系智庫察哈爾學會會長韓方明,在新加坡聯合早報上發出呼吁——“維護地區和平大局,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們當前共同面臨的首要任務。文在寅對中國的訪問應該是一次維護和平之旅,促進發展之旅,更應該是深化中韓友好之旅。當下,國際社會對文總統訪華能否甩掉包袱,推動兩國關系發生積極轉變有著極大的關注。”
中韓兩國關系的風向標
自去年影響中韓關系的薩德危機出現后,韓方明先生就帶著他所創辦的非官方智庫察哈爾學會,不斷奔走在中韓兩國之間,頻繁接觸能夠影響并決策兩國關系的重要人士,或通過非正式的會談、或通過智庫的交流、或以曲線方式通過推動兩國地方間的交流帶動兩國關系向好發展。
根據媒體報道的不完全統計,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僅韓方明本人飛赴韓國的次數,平均每月超過兩次以上。而察哈爾學會與韓國社會就促進兩國關系回暖的接觸次數,早已超過10次以上。
察哈爾學會已成為推動中韓關系向好的重要角色,并且這種重要性得到了中韓兩國社會的公認。今年10月10日,韓國新任駐華大使盧英敏抵京就任時,選擇的接機人員,便是察哈爾學會秘書長張國斌先生。
大使是兩國關系發展最重要的官方渠道。而在中韓關系中,最重要的官方渠道“問計”于民間智庫察哈爾學會。
察哈爾學會不僅在于獨自為兩國關系發展出謀劃策,更在于能聚攏中韓兩國智庫資源和有影響力的民間人士,共同為中韓兩國關系建言獻策。就在文在寅總統訪華前夕,察哈爾學會便聯合韓國國立外交院、韓國亞洲新聞集團舉辦了中韓未來發展智庫高端論壇,。
察哈爾學會在中韓兩國的影響力,不僅僅體現在直接與政府決策層溝通的智庫和重要人士那里,甚至是兩國民間社會,亦通過主流媒體對察哈爾學會的報道,從其動作中試圖窺測兩國未來走向。
推動兩國關系的“察哈爾樣本”
察哈爾學會以非官方的智庫身份,在中韓關系向好回暖的進程中,業已為智庫參與兩國關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樣本參照。
在中韓兩國關系中,察哈爾學會擁有無可比擬的人脈資源。
其次,處理國際關系中時機的把握和對局勢走向的敏銳判斷,直接影響著國際關系將以怎樣的方式解決。在薩德危機出現后,盡管中韓關系步入低谷,但維持并推動東北亞區域的穩定與和平,是中韓兩國間很難更改的主流選擇。
在薩德危機出現后,察哈爾學會的第一大動作便是在韓國首爾設立辦公室,構建起推動中韓兩國關系強有力的民間“通道”。而在此后,每每中韓兩國關系稍有新的動態,前后均會有察哈爾學會的智庫聲音和身影活躍。
察哈爾學會以推動“公共外交”著稱。察哈爾學會的具體行動大致有幾類,一是匯聚中韓智庫及專家資源,公開舉辦論壇,如察哈爾學會與韓國議政府市的和平外交論壇等;二是會見影響中韓關系的重要人士,除盧英敏大使外,像韓國駐華使館公使崔泳杉、朝美韓三國駐華使館主要負責人等,甚至在文在寅當選總統前便與韓方明會長進行過會見;三是出席韓國重要場合和重要會議,影響韓國政要與民眾,如今年3月,韓方明會長便作為韓國國家祈禱早餐會五十年來首次邀請的中國名人出席了該活動,11月韓方明會長又連續走進韓國大學校園,積極宣講十九大精神,闡述中國大國外交立場和推動和平穩定的信心;四是推動公共外交在韓國濟州、仁川等地區的落地實踐,以地區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對中韓兩國關系產生積極影響。
察哈爾學會在研究層面,專門設立了半島和平研究中心。在半島問題的研究方面一直秉持客觀、獨立的立場,進行學術探討和交流,不斷為兩國關系的友好發展提供思想與智力、學術支持。
?
?
相關鏈接:
習近平同韓國總統舉行會談 兩國元首一致同意 準確把握雙邊關系前進方向 確保中韓關系行穩致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