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一場人間浩劫,制造了‘寡婦村’的悲劇典型。這是世上罕見的感情重創,深深烙進了幾代人的心靈。”在福建省東山縣銅缽村的“寡婦村”展覽館,一樓序廳正中央的黑色花崗巖上刻寫著該館的序言。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再訪福建東山“寡婦村”:用“悲劇的力量”感召世人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12-16 16:37

    “寡婦村”展覽館館長黃鎮國講解“寡婦村”這些夫妻悲歡離合的故事。張金川 攝

      (兩岸交流30年)再訪福建東山“寡婦村”:用“悲劇的力量”感召世人

      中新社福建東山12月16日電 題:再訪福建東山“寡婦村”:用“悲劇的力量”感召世人

      中新社記者 張金川

      “一場人間浩劫,制造了‘寡婦村’的悲劇典型。這是世上罕見的感情重創,深深烙進了幾代人的心靈。”在福建省東山縣銅缽村的“寡婦村”展覽館,一樓序廳正中央的黑色花崗巖上刻寫著該館的序言。

      1950年5月10日,國民黨軍隊在撤出大陸時,從東山島擄走4700多名壯丁,其中僅200多戶的銅缽村就被擄去147人。這給原本安靜的小漁村留下了91個“守活寡”的女人。

    “寡婦村”展覽館館長黃鎮國講解“寡婦村”這些夫妻悲歡離合的故事。 張金川 攝

      “妻在海峽西,夫在海峽東,日日盼夫不見夫,共望海峽水。”這曲曾經在東山民間流傳一時的歌謠,述說了兩岸幾十年封鎖隔絕中多少分離夫妻的凄楚。有著“海峽鴻雁”之稱的“寡婦村”展覽館館長黃鎮國,見證了這些夫妻的悲歡離合和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帶來的變遷。

      “開放之前,我代筆的書信主要是談感情;開放后,歷經了辦手續、解矛盾兩個階段,后來越寫越少。”從上世紀60年代給堂嫂代筆開始,黃鎮國漸漸成了村中寄往臺灣書信的代筆人,“堂嫂說了兩句就哭了,我從她眼淚中就知道信該怎么寫了”。

    “寡婦村”展覽館。 張金川 攝

      黃鎮國出生的1950年,他的堂哥黃亞慶也被抓去臺。從此,他的堂嫂沈錦菊,和村里許多失去丈夫的婦人們,開始了“守活寡”、盼親人的痛苦生涯。

      黃鎮國告訴中新社記者,1963年,銅缽村人收到第一封輾轉而來的臺灣來信。此后,去臺人員的親屬們紛紛試探著想給對岸生死未卜的親人寫信聯絡。

      當時,兩岸通信頗費周折:臺胞把信寄到新加坡、美國、泰國等地,由當地收信人通過民間批信局,整合一批信件,經由客船寄到汕頭等口岸,再送到東山;當地民間批信局的工作人員再到銅缽村,挨家挨戶分發。有時,一封信要輾轉數月才能到達收信人手里。黃鎮國代筆寫回信后,書信又開始了繞道回臺灣的另一番“奔波”。

    “寡婦村”展覽館展示的圖片資料。 張金川 攝

      在上世紀90年代的臺胞回鄉大潮中,黃亞慶回銅缽村探親,從此來來往往海峽兩岸間。最后,年紀大了,老人定居銅缽村,享受天倫之樂。

      歲月無情,帶走了村中許多老人。銅缽村中,當年的91個婦人,目前只剩下3人;定居銅缽村的19個臺胞中,如今都已過世;留在臺灣的那批老臺胞,也只剩下四五人。

      黃鎮國記得,1984年,在兩岸封鎖隔絕還沒改變的情況下,黃文克老人輾轉多處回到銅缽村老家,成了村里首個去臺回鄉者;1987年12月10日,這一天,8名當年的“壯丁”回到了銅缽村。

      黃鎮國說,他義務為周邊鄉親們代寫了800多封寄往臺灣的書信,尤其難忘的,是與黃建忠的通信。“他母親得病快去世了,讓我到她床前替她寫信。她希望兒子以后記得帶兒孫回來,到她墳前看看她”,黃鎮國說,“我代寫完,把信念給老人聽,自己邊念邊流淚。”

    “寡婦村”展覽館館長黃鎮國講解“寡婦村”這些夫妻悲歡離合的故事。 張金川 攝

      但是,黃建忠一直沒回來。直到1999年中秋節前,收到黃建忠來信后,黃鎮國復信一首詩:歲月無情幾度秋,月圓人缺何時休?世態風云驚多變,趁峽浪平好行舟。

      “我的意思是,兩岸隔絕幾十年,一開始書信都沒法往來,現在機遇這么好,怎么還不回家呢?”黃鎮國說,“后來黃建忠回村一見我就說,兄弟啊,我被你那首詩給追回來了。”

      兩岸交流30年,“寡婦村”漸漸走入歷史。在黃鎮國看來,銅缽村是海峽兩岸分離的“重災區”,現在有責任用“悲劇的力量”去感召世人,這就是“寡婦村”展覽館的作用。

      “前半輩子,我幫人代書,搭建家與家之間的聯系;現在,要用事實證明兩岸不可分割。”黃鎮國表示,希望悲劇不重演,希望兩岸交流不再有阻隔。(完)

    ?

    相關鏈接:

    擦亮“清新福建”這塊“綠”字招牌
    “眾心細分類,資源再循環” 福建舉辦綠色發展論壇
    潮漳高速主線貫通 廣東潮州到福建漳州僅需1.5小時
    海內外600余山地自行車愛好者福建寧德上演“速度與激情”
    首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舞蹈藝術交流周活動在福建舉行

    ?

    相關鏈接:
    首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舞蹈藝術交流周活動在福建舉行
    海內外600余山地自行車愛好者福建寧德上演“速度與激情”
    潮漳高速主線貫通 廣東潮州到福建漳州僅需1.5小時
    “眾心細分類,資源再循環” 福建舉辦綠色發展論壇
    擦亮“清新福建”這塊“綠”字招牌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吉翔] [編輯:金慧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