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晚在廣東惠州落下帷幕的第三屆粵港澳臺微影視作品文化交流周,揭曉出7大專業板塊單項榮譽、院校版塊前三甲以及“網絡人氣作品”、“評審團特別作品”等43份獲獎作品,其中18份來自港澳臺地區,最佳作品獎出自臺灣。
據悉,本屆微影周作品征評中,獲獎作品包括微電影、微紀錄片與微動漫三大類型,作品來源地涵蓋了粵港澳臺及北京五大地區,自今年5月上旬啟動征集,至9月30日共收到參評作品538份,其中461份專業作品。各獲獎作品創作團隊將分獲5千至6萬元不等的扶持資金。
來自臺灣的微電影作品《時間不停》獲得最具含金量的“最佳作品”稱號。其編劇和導演馬祥騰,是即將畢業的大學生,而這件作品是他和他的團隊的畢業作品,今年年初剛完成,就被選送到廈門參賽并獲獎。
馬祥騰告訴記者,當初寫這個劇本,是因為看到爸爸和叔叔輩,甚至爺爺輩的兄弟情義,并不像他和弟弟那么純粹,人到中年總會因為一些世俗而破壞兄弟關系。他在思考和理解手足情義時,創作了這個作品,講述的是一對曾經感情深厚的兄弟,哥哥染上毒癮后兄弟倆漸漸形同陌路,哥哥最后跑路,并偷走了爸爸的金表,金表被偷走時指針就停住了。多年后,哥哥突然回到故鄉跟弟弟懺悔贖罪,想起兒時的美好回憶,兄弟倆重歸于好。而那塊金表的指針也重新轉動起來,感情釋懷后,時間繼續往前。
馬祥騰說,臺灣的微電影創作水準很高,也常用于保險和電子用品等廣告創作上,和分享日常生活的短視頻不同,微電影有一定的藝術成分和專業度,未來他希望能開自己的工作室,并多了解海峽兩岸的風土人情,拍更多的微電影和MV。
來自北京的微電影作品《給你我的手》以及來自香港的微電影《土發面包》分獲“最佳導演”作品稱號,獲評“最佳剪輯”作品稱號的《試聽佛山·黎家獅》是該組中僅有的一部微紀錄片作品。
院校板塊的評選,來自香港的《熊壯壯的心事》、來自臺灣的《費洛蒙》以及來自惠州的《時間旅者》囊括前三甲。另外,三個“評審團特別作品”稱號分別被來自香港的《不香的港·是非的洲》、來自廣東惠州的《尋鄉里》和來自臺灣的《月老股份有限公司》奪得。根據微影周活動官網各入圍作品所獲票數線上排名,三部“網絡人氣作品”分別為《大醫精誠》、《蔣總講安全》及《變臉》。
今年78歲高齡的蔣興鏞,是網絡人氣作品《蔣總講安全》里的動漫安全形象代表者,這位從事石化產業工作已經50多年的老者,多年來一直不遺余力地充當石化區的安全“保護神”和宣傳石化安全環保知識的“傳播大使”。
蔣興鏞1962年大學畢業后開始從事石油化工工作,是惠州大亞灣區石化安全生產首席顧問,多年來,他經常向村民宣傳石化產業的安全和環保,雖然現在已經退休十多年,仍在用畢生的經驗和知識為石化產業做貢獻。蔣興鏞告訴記者,這部《蔣總講安全》微動漫作品只是第一集,他還參與錄制了另外一套專門針對石化安全知識的小影視作品,剛在深圳拍攝完成,已經進入后期制作。(完)
?
相關鏈接:
首部以沙縣小吃為題材的微電影《小吃父子》上映
中國夢微電影|尋找手藝(第一集)
海口微電影《特殊考驗》獲全國黨建創新成果金獎
第六屆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盛典在京隆重舉行
《寶貝回家了》獲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金海棠獎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