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陵水縣光坡鎮老歐坡村,每天上午,一輛藍白相間的保潔車都會穿過狹窄的村道,出現在村民陳愛華家門口。陳愛華十分熟練地把已經分類好的垃圾交給保潔車清運。保潔車將收集的垃圾運到村里固定的垃圾收集點,再由大型環衛車運往鎮上的中轉站進行壓縮處理。正是因為建立了這種“戶清掃、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四級保潔機制,陵水越來越多的村莊變得干凈了。
近年來,海南省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要求,以“多規合一”為抓手,全面開展村鎮規劃編制,發起環境整治、危房改造、農村風貌管控等行動,搭建平臺引入社會資本,引導人力資源下沉鄉村,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目前,海南已基本建成222個美麗鄉村,47個村莊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美麗鄉村正逐步成為海南打造的一張“新名片”。行走在瓊州大地,一座座美麗鄉村猶如璀璨的珍珠,鑲嵌在海南大地上。
每逢周末,在海口市瓊山區墩插村,上百畝的湖水、交錯的叢林和掩映在綠樹間的石屋吸引了大量游客,這是企業進駐建設的“世外桃源”農莊。“之前的一次偶然機會我來到這里,看見一排排古老石屋掩映在綠樹中,水面開闊,覺得可以根據這些條件進行保護開發,所以就因地制宜把這里打造成‘世外桃源’。”農莊主人張建波介紹。
“海口美麗鄉村建設不搞一刀切,而是在特色上下功夫。”海口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口充分考慮不同鄉村的差異,挖掘各自文化內涵。
依托區位優勢,因地制宜推進特色農村建設,是海南建設美麗鄉村的有效途徑之一。結合海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要求,當地政府引導各市縣根據自然稟賦、資源優勢等,探索出了8個類型美麗鄉村建設模式,成為全省全域旅游“日月同輝滿天星”的重要支撐。同時,相關部門指導村鎮開展“五網”基礎設施建設,開展農房報建管控農村風貌,打造了30多個各具特色的風情小鎮。鄉鎮與村莊雙聯動,深挖盤活了當地鄉村資源,弘揚了歷史與民族文化,彰顯了海南地域特色。
“鄉村發展,以業為基”是海南省打造美麗鄉村的原則之一。海南省將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民增收、脫貧攻堅、全域旅游等結合起來,打造“一村一品”生態農業,大力發展鄉村民宿、共享農莊、農家樂、采摘游等農旅融合業態,振興鄉村經濟發展。
依托美麗鄉村建設,海南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少數民族同胞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在“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之一的紅毛鎮什寒村,村民們吃上了“旅游飯”,端上了“金飯碗”。
近年來,全域旅游的暖風吹遍了瓊中的黎村苗寨。李小弟是土生土長的什寒村人,前些年一直在外務工。“在外打工很辛苦,一年到頭賺不了多少錢。”李小弟說,前幾年,他看到家鄉的發展機遇,決定返鄉創業,在家門口辦起了農家樂。現在,每逢周末,他家的飯菜都要提前預訂,生意十分火爆。“什寒變美了,外來客多了,我們才有機會賺錢。”李小弟說。
海南省還鼓勵引入社會資本共同建設美麗鄉村。截至目前,全省已簽約美麗鄉村建設招商項目60個,投資額達336億元。
美麗鄉村建設,為海南廣袤的農村帶來了人流、物流、資金流,海南的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多年保持高于全國平均值。未來3年,海南省將繼續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施環境整治、生態建設行動,高標準抓好美麗鄉村“千村示范”工程,到2020年,建成不少于1000個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示范點。
?
?
相關鏈接:
嶺南地方文化研究中心揭牌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近千大學生為鄉村作規劃 專家指規劃應回歸文化特質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陵水7個美麗鄉村通過考核 將多方面解決建設難題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