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嘗試‘互聯網+’養羊。”17日上午,從烏干達回國已3年多的農村青年李延壽,正在電腦前調試設備,并將攝像頭安裝在羊舍。過不了多久,他的客戶將能通過遠程監控,實時觀看“私人訂制”山羊的養殖情況。
3年多前,李延壽放棄了一家中國鞋廠海外銷售代表的舒適工作,回到老家,成為了一名“海歸羊倌”。
李延壽今年31歲,家住地處三峽庫區的湖北省巴東縣沿渡河鎮樟樹村。這里地廣人稀、植被豐茂、溪水清冽,當地養羊的農戶不少,但李延壽卻是很“特別”的一個。
他的“養羊夢”萌生于初中畢業后,因為家庭貧困,當時他已輟學在家。他想通過養羊讓家庭脫貧,但由于缺少創業啟動資金,養羊計劃只能擱置。
2011年,李延壽來到浙江溫州一家鞋廠打工,工作勤奮。次年,他被鞋廠選中派到非洲東部國家烏干達首都坎帕拉做銷售代表,每年純收入為10萬余元(人民幣,下同)。
“包吃包住,工作也很輕松,連衣服都有專人給你洗?!钡钛訅蹍s覺得這種生活“枯燥無味”,他一直都記掛著自己的“養羊夢”和家鄉的發展,于是決定回國創業。
2014年,他帶著20余萬元積蓄從烏干達回到了樟樹村,在父母的協助下辦起了養羊場。
萬事開頭難,李延壽迎難而上。放羊需要場地,他求助樟樹村村支書向宗明,經協調,村民們暫借他一片面積300畝的山林使用;創業資金不夠,他求助結對幫扶人楊軍年,申請到了5萬元扶貧信貸資金。
2016年,李延壽的養羊場出欄山羊20只,收入2萬余元。李延壽說,與以前相比的收入反差,讓他還是有點失落,但他相信會找到辦法通過養羊增加收入。
每到牧草種收時節,李延壽會特地請來貧困戶當幫工,種草每天100元,割草每天80元,背草每天130元,希望能帶動更多的鄉親增收脫貧。“小李給了我們在家門口打工掙錢的機會?!必毨糁x叢燕說。
為養好山羊,李延壽自學了種植牧草、培育種羊、注射疫苗等養殖技術。他還自建青貯池,將收購的玉米秸稈、花生秧等進行發酵,解決了山羊過冬進食難題。
獨特的海外工作經歷,帶給了李延壽不同于普通養羊戶的眼界。他不僅會用微信朋友圈來推介自己的山羊生意,而且還根據當下的“互聯網+”趨勢,開創了網絡“私人定制”養羊。
李延壽告訴記者,在“私人定制”模式下,客戶先在線選好心儀的山羊,然后他和家人負責喂養,喂養、出欄的全過程都有視頻監控,客戶可以隨時觀看直播。
“今年可以出欄30多只,明年可以出欄70多只,一天總是比一天好。”李延壽說,從海外上班到堅守深山養羊,他相信自己的“羊倌路”正在綠水青山中越走越寬。(完)
?
?
相關鏈接:
把女同學拋下19樓的海歸男 一審被判死刑
男子冒充海歸借錢 專盯女大學生行騙被抓
海歸博士回鄉養牛種桔子 一年創收200多萬元
海歸夫妻“綠色”生活:自建小型發電廠省電還賺錢
增加“老鄉”“校友”情黏合度 海歸服務平臺助力人才回歸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