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北京市發布了有關指導意見,雖然只是我國在自動駕駛立法工作方面邁出的一小步,但對推進相關技術發展卻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的合法開展,將推動技術走向成熟,也將促進自動駕駛產業獲得社會更廣泛的認同。
近日,北京市交通委等3部門聯合發布《北京市關于加快推進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意見》指出,測試車輛應配備有三年駕齡以上,且無毒駕、酒駕經歷的測試駕駛員,測試駕駛員應具備隨時接管測試車輛的能力。
此次北京市發布的指導意見,是國內首個自動駕駛法規,對相關行業而言無疑是重磅利好。這一法規為自動駕駛車輛開展相關測試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指導意見的實行將推動我國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提高交通運輸行業科技創新水平。
此前,由于缺乏相關法律規范,讓自動駕駛車輛開上公共道路是違法行為,積極創新的百度也因此尷尬了一次。今年7月,百度在北京五環路測試無人駕駛汽車,不僅引發外界爭議,而且相關車輛還吃到一張罰單。
其實這種尷尬正越來越廣泛地出現著。有統計顯示,目前國內已有數十個城市啟動了與無人駕駛汽車相關的“智能城市”試點項目。有的企業已研發出純電動智能駕駛客車,并成功完成各種測試。但這些創新由于缺乏相關法律支持,目前均無法投入實踐,接受市民和消費者的檢驗。從企業創新、產業升級、城市發展等各方面觀察,自動駕駛技術落地都面臨著制度困境,自動駕駛技術發展亟待立法開道。
自動駕駛的立法工作并非易事,需要有關部門綜合考慮我國國情、產業發展技術路線、安全規范、交通執法、保險責任等各層面。盡管如此,我國自動駕駛的立法工作,已是當務之急。在自動駕駛領域保持領先的美國,正在醞釀啟動“自動駕駛汽車進入市場”的聯邦立法程序。新加坡在今年8月份,推出世界首個無人駕駛出租車項目,并正式營運載客。英國計劃在2020年之前實現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行駛。日、韓等國則正積極推動相關道路交通法規的修訂工作,并允許自動駕駛汽車上路測試。
我國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要想不輸在起跑線上,就必須迅速推進自動駕駛立法工作。相關法規的及時出臺,將為行業樹立規范,引導社會投資進入,從而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快速發展。完善的法規還可以促進產業升級和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幫助相關產業在“中國制造2025”大戰略中實現彎道超車。
其實,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不僅事關智慧城市和產業升級問題。通常人們會認為,由人掌控方向盤才是安全的。但事實上,人為失誤正是導致事故的最主要因素,甚至有統計顯示,90%以上的交通事故都是人為操作失誤造成的。而發展中的自動駕駛汽車行業,在未來或許可以成為避免交通事故、挽救生命的關鍵。
此次北京市發布了有關指導意見,雖然只是我國在自動駕駛立法工作方面邁出的一小步,但對推進相關技術發展卻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的合法開展,將推動技術走向成熟,也將促進自動駕駛產業獲得社會更廣泛的認同。而這種認同有助于促成自動駕駛相關法律的全面調整,進而使自動駕駛車輛得到推廣和普及。
現代汽車制造業已掌握了感知車內外環境、分析規劃行駛路線、自動控制駕駛等關鍵技術,并且逐步獲得了智能輔助人類駕駛的能力。在客觀條件已經具備的情況下,只要相關法規給出相對寬松的環境,自動駕駛車輛在經過實踐磨礪后,就一定可以獲得日漸成熟、安全的技術。通過法規與技術相輔相成的良性互動,自動駕駛作為人工駕駛的必要補充必將得到廣泛使用,甚至完全自動駕駛的聯網汽車在不遠的將來,也會從夢想走進現實。(評論員樊大彧)
?
?
相關鏈接:
北京:自動駕駛汽車應在指定區域、指定時段測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