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路徑選擇 打贏扶貧攻堅戰
內鄉:百企幫扶百村,車間建到村頭
本報訊(記者余嘉熙通訊員樊翠華)依靠當地龍頭企業,河南南陽內鄉縣子育村的貧困戶李秋煥不僅在家門口上了班,每月能拿到1500多元的工資,每季度全家還能領到800元的養殖分紅,一步跨過了貧困線——內鄉縣持續深化實施的“百企幫百村、精準助脫貧”工程,如今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路上的一大“法寶”。
作為全國秦巴片區連片開發重點縣,內鄉縣有貧困村88個、建檔立卡貧困戶15903戶43927人,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畝,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是個典型的山區縣。
面對有限的自然條件,內鄉縣委、縣政府把脈貧困村村情和企業的幫扶能力,讓全縣百余家企業與貧困村精準“聯姻”,推進當地企業把產業鏈向下延伸,在貧困村建立“扶貧車間”,確保企業與貧困戶在脫貧攻堅中實現“齊步走”。
同時,縣里研究出臺相關文件和政策,對產業發展、貧困戶務工收入、入股分紅等與貧困戶切身利益相關的聯結機制予以明確,在基礎建設、銀行貸款等方面給予政策和資金傾斜,使“百企幫百村”能見真章、出實效。
如今,扶貧就業基地在山間落地,生產車間建在村頭,產業格局也極大地豐富起來。電商產業、旅游產業、特色種植業、電子加工業、制衣地毯業等多業并舉,既拓展了貧困戶的增收空間,又實現了新興特色產業共生共榮、百花齊放,村民們更是自發編了順口溜來反映他們生活上的新變化:“門口務工真好,兼顧莊稼老小,轉移就業一人,實現全家脫貧。”
截至目前,內鄉全縣參與幫扶企業97個,實現與貧困村結對“全覆蓋”,實施幫扶項目有200多個,總投入6億多元,已在貧困村建立的扶貧車間就有100余個,1萬多貧困人口通過在家門口打工有穩定持久的工資收入。
?
?
相關鏈接:
湖北十堰:光伏發電讓379個貧困村不再“空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