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參與美育發展工作2017年匯報演出登臺 高尚 攝
12月19日,國家大劇院的藝術公共空間里迎來大批小觀眾,當日,國家大劇院參與校尉胡同小學、自忠小學美育發展工作2017年匯報演出及課程展示活動展開,來自兩所學校的1200名師生和700余名家長參與其中。
19日,在國家大劇院東展覽廳、西咖啡廳、戲劇場前廳、新聞發布廳、花瓣廳、音樂廳三層等公共空間中,合唱課、音樂欣賞課、舞蹈課、戲劇課、戲曲課、美術課和展覽等各類獨具特色的藝術公開課程同時展開,帶領孩子們開啟精彩紛呈的藝術之旅。
導師帶領孩子們參觀展品 高尚 攝
新聞發布廳中,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指揮焦淼老師為孩子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公開大師課。來自校尉胡同小學和自忠小學的孩子們分別向大家展示了自己在學校這一學年以來學習到的合唱曲目。在焦淼老師的帶領下,兩所學校的孩子們一起完成了大合唱《歌聲與微笑》。
音樂廳外三層的公共空間里,北方昆曲劇院一級演員王瑾老師為孩子們帶來《雅趣昆曲——昆曲體驗課》。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之一的昆曲藝術,通過名師生動有趣的講解,結合“唱、念、做”的現場體驗,讓孩子們學習學習到昆曲的基本知識。
在公共空間花瓣廳中,先后進行了《走進民族藝術——舞蹈游戲課》和《大手拉小手——戲劇親子工作坊》。舞蹈課上,孩子們身著練功服,通過運用肢體的表達,在畫框中涂抹下屬于自己的印記。而戲劇親子工作坊更是讓肢體的表達和戲劇的語言相融合,讓家長與孩子們共同參與其中,感受戲劇所帶來的獨特魅力。
除此之外,在戲劇場前廳正在展出《國家大劇院美育發展工作非遺·靈韻——學生課堂美術作品展》,展覽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展映著孩子們的美術課程學習成果。
在過去三年多時間里,國家大劇院以京劇、民樂、敦煌壁畫等為主題先后為兩所美育學校的學生們策劃了一系列學生美術作品展覽,將優秀傳統文化和表演藝術融入美術教學當中,進一步豐富美育教學內容。今年秋季學期,國家大劇院策劃了以“非遺”為主題的特色美術課程,圍繞皮影戲、年畫、唐三彩、女書、剪紙、燈彩、京秀、秧歌等內容,帶領學生領略傳統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強學生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感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以兒童的視角和筆觸展示了中國優秀的民間傳統文化寶藏。
2014年初,北京市開啟了“高等學校、社會力量參與小學體育美育發展工作”。國家大劇院作為首批參與支持的28個單位之一,正式參與到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附屬校尉胡同小學、北京市自忠小學的美育發展工作中。
在三年多時間里,國家大劇院秉承“在興趣中培養,在興趣中普及”的原則,為兩所美育學校設計了“歌、樂、舞、劇、戲”等各藝術門類的藝術素養培訓課程,平均每年完成超過4500課時,三年來共累計完成超過13700課時,為孩子們搭建起通往藝術世界的寶貴橋梁。
與此同時,通過藝術觀摩、高雅藝術進校園、冬夏令營、京劇藝術周、歌劇藝術周等藝術實踐活動,讓學生們在小學基礎教育階段就能夠“零距離”接觸高雅藝術,學會“認識美、欣賞美、感受美”。三年來,國家大劇院共組織策劃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24場,寒暑假藝術活動6場,組織學生觀摩超過416場演出,累計觀摩人次超過85971人次,讓學生在藝術中陶冶情操、鍛煉思維、提升素質。
在2017年度匯報演出中,自忠小學舞蹈團的學生首先帶來舞蹈《小鶴飛飛》,展現出鶴群時而嬉戲、時而翩飛、時而高歌的靈動。接著,校尉胡同小學高年級舞蹈團帶來舞蹈《侍·舞》,以國家大劇院原創京劇《赤壁》為創作背景,展現古時女子婀娜多姿的樣貌。隨后,自忠小學戲劇社的同學們為大家帶來國家大劇院原創京劇《赤壁》中非常精彩的片段《泛舟借箭》,展現出孩子們對三國群雄睿智的體悟。最后,校尉胡同小學臺詞班的學生們根據對話劇《北京法源寺》和戊戌變法歷史的學習,從古詩詞入手,創排《百日維新之朝堂激辯》,重塑歷史的壯闊波瀾。
豐富的成果展示之后,在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金帆管樂團的參與下,校尉胡同小學、自忠小學臺上、臺下共計千余名學生,共同完成了一堂精彩的音樂欣賞公開課《探尋音樂寶藏》。
課堂作為國家大劇院在2017年度的音樂教學的縮影,向家長和孩子們展示了課堂上所學習曲目《陽關三疊》《念故鄉》《孤雁樂松》等。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附屬校尉胡同小學德育主任周淑華表示:“我們十分幸運能與國家大劇院建立合作關系。在三年多時間里,孩子們在國家大劇院‘高參小’活動中受益,很多孩子從一開始不敢說話、不愿當眾表現自己,到現在能夠非常自信的站在臺上,與大家做交流,孩子們的自信心與日俱增。非常感謝國家大劇院為我們青少年提供了廣闊平臺。”(完)
?
?
相關鏈接:
京劇票友集結登臺梅蘭芳大劇院 最小僅7歲
威爾第喜歌劇《法斯塔夫》亮相國家大劇院
國家大劇院十周年“公眾開放日藝術節”即將開幕
天津大劇院2018演出季正式發布 孟廣祿等演藝名家到場助陣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