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散農產品乘“電商號”暢銷島內外
本號鎮電子商務精準扶貧服務中心展示的農產品。海南日報記者武威通訊員陳思國 攝
“我是本號鎮副鎮長楊仁偉,我為香粉蕉扶貧行動代言。”近日,陵水黎族自治縣本號鎮電子商務精準扶貧服務中心牽頭,探索進入田間地頭直播銷售扶貧產品的電商扶貧方式,取得良好效果。記者今天從陵水縣扶貧辦獲悉,為期10天的陵水本號鎮亞欠村香粉蕉扶貧行動,取得了線上總計銷售約1.2萬斤、2423件訂單的好成績。今年冬交會上,本號電商扶貧展區共計銷售本號鎮亞欠香粉蕉5000余斤、大里綠橙672箱。
近兩年來,陵水大力推行電商扶貧,在本號鎮成立了首個鎮級電商精準扶貧服務中心——本號鎮電子商務精準扶貧服務中心。該中心采取“電商扶貧+產業扶貧”的雙線模式,提供電商運營、品牌打造、人才孵化等電子商務服務。
“我們針對電子商務精準扶貧方向組建了綜合管理小組,對電商扶貧中心運營進行指導、協助。同時還引入了電商精準扶貧專業運營團隊,負責日常的運營工作。”本號鎮鎮委書記馬科科介紹。
自9月試運營以來,本號電商扶貧中心已經幫助貧困戶銷售滯銷檸檬6000多斤和香粉蕉1.2萬斤。在今年“雙十一”期間,該中心的工作人員走訪了本號鎮11個自然村,搜集了多家貧困戶的農家土雞、田鵝等零散農產品,幫助貧困戶銷售自家產品。
“現在坐在家里就能把雞賣出去,真是太方便。聽說客人對我家的雞反饋很好,我特別開心,下一批出籠的雞,我還要通過電商的渠道賣出去。”本號鎮貧困戶卓昌雄說。
本號電商扶貧中心運營總監吳淑軍介紹,他們不僅通過電商渠道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還在采摘、打包、發貨等環節吸納貧困戶加入,給予他們報酬,從而形成就業扶貧模式。
“我們還成立了5家電商扶貧專業合作社,吸納貧困戶進來負責農產品的生產,我們負責做線上銷售。”吳淑軍說,相比于其他的農村合作社,他們的優勢在于銷售渠道廣闊,貧困戶生產的農產品不愁沒有銷路。
在電商人才孵化上,該中心從11月20日起舉辦了6期“電商扶貧”專題培訓班,組織65名本號鎮各村委會助理員學習電商扶貧模式、電商服務內容、村點農產品搜集實訓等內容。
下一步,該中心將整合貧困戶零散農產品進行銷售,組織電商扶貧人才隊伍培訓,打造本土專業化電商運營團隊。
?
相關鏈接:
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 確保小康路上不落下一個海口百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