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2月20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中國天文年歷》顯示,北京時間12月22日零時28分,迎來“冬至”節氣。從冬至起,白天開始變長,一陽始生。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冬至時間基本在每年的陽歷12月21日至22日之間,這一天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度,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所以冬至在我國歷代也稱為“日短”“日短至”“日南至”。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在我國民間,有“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的說法。
“氣始于冬至”“冬至一陽生”,古人認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是陽氣上升的開始。
我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于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并且溫熱。
保健專家提醒說,此時節要潛陽補溫,斂陽護陰。飲食方面,可適當進食羊肉、牛肉等溫性的肉類,同時搭配蓮子、百合、銀耳等具有一定養陰功效的食物;在精神調養方面,要盡量保持良好心態,凡事想開,精神暢達,積極向上;生活起居方面,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頭部、腹部和腳部,同時加強鍛煉,多曬太陽。
?
?
相關鏈接:
不求長生不老但求長命百歲 冬至養生注意養腎補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