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上午,國土資源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在京召開《城市公共體育場館用地控制指標》(以下簡稱:《指標》)新聞發布會。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司司長鄭凌志介紹,《指標》的發布實施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全民健身條例》,更好保障競技體育運動開展,促進土地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的一項重要舉措。對于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司司長鄭凌志介紹《城市公共體育場館用地控制指標》編制相關情況。
鄭凌志表示,《指標》明確了適用范圍,公共體育場館是指公眾開展體育競賽、訓練和健身娛樂等體育活動的公益性體育場館,包括體育場、體育館和游泳館。新建公共體育場館,用地規模應控制在《指標》規定范圍內。改建、擴建公共體育場館項目可參照執行。
《指標》要求,城市公共體育場館建設應當嚴格按照《指標》進行測算、設計和施工。在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時,應當對照《指標》核定用地規模,對規模核定情況進行說明。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在國有建設用地劃撥決定書和出讓合同中,明確規定或約定《指標》的相關內容。《指標》實施后,其他各類標準、指標和考核要求中,凡相關內容不符合《指標》要求的,不得作為辦理土地審批、供應和用地的依據。對因安全生產、地形地貌、工藝技術等有特殊要求,確需突破《指標》的,應按有關規定開展建設項目節地評價。
《指標》體現了十九大關于綠色發展和資源共享的總要求,明確提出城市公共體育場館建設要兼顧滿足公眾體育和健身休閑需求、開放公共綠化空間、促進場館地上地下空間復合利用;要壓縮地面停車場用地,除保證賽事需要外,各類社會車輛停放應當以利用地下空間為主,對利用地下空間建設社會公共停車場的,鼓勵探索相應支持政策。
《指標》強調,各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指導和監管,將《指標》作為城市公共體育場館用地審批、供應、土地利用評價考核和供后監管的重要依據和制度規范,督促、指導用地者和勘察設計單位落實《指標》。地方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本地實際,制定和實施更加節約集約的地方性控制標準。
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基建處處長安楓認為,對于《指標》的批準發布將極大地改善和彌補多年來公共體育場館建設用地指標老舊和缺乏的情況,對加強和指導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據悉,根據第六次全國土地普查數據,2004至2013年十年間,隨著居民對體育場地設施的需求增多,我國體育場地的規模也大幅提升。場地數量增長了84.45萬個,場地面積增長66199.7萬平方米,人均場地面積增長0.43平方米,用地面積增加173209.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增加18388.4萬平方米。截止到2013年底,全國每萬人擁有場地12.45,人均1.46平方米。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和全面建成小康戰略目標的聚焦實現,大家對體育場館的需求愈發旺盛。用地指標將對公共體育場館的建設起到積極的規范和促進作用。《指標》的發布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加快推進體育場館建設的實踐,對科學規范、積極推動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更好地提供公共體育服務提供了依據。”安楓如是說。
《指標》的發布實施是體育場館建設更加科學規范,是落實政府職能轉變、轉變感覺方式、減少和簡化行政審批,加強報管服務的有效方式。《指標》有效地貫徹實施是全國城市公共體育場館的建設用地在規劃建設、審批管理和使用等方面有了統一的標準和規范,使我們今后有據可依,集約、節約地使用用地,推進城市公共體育場館的建設。
安楓指出,下一步,國家體育總局將結合民眾對公共體育服務的需求和建設體育強國發展的目標,按照國土部的統一要求,陸續開展其他場館設施用地指標的編制工作。相信通過加強對公共體育場館用地指標的編制和貫徹執行,必將對指導我國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起到積極的作用,為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實現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建設偉大目標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保障。
?
?
相關鏈接:
大力推進綠化彩化 海口無處不風景滿城綠意入畫來
海口西海岸和濱海大道綠化帶綠植剛成型就被摧毀重建
海口龍昆北綠化帶今晚全線亮燈 景觀燈與照明燈交相輝映
升級綠化彩化景觀 海口“空中花廊”爭相斗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