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題:北京全民健身扎根基層 實現精細化管理和信息化服務
中新網記者 王曦
“這里以前就是一片垃圾場,到了夏天氣味刺鼻,不僅污染環境,還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你看現在多好,這么漂亮的球場,我們又多了一個健身的好去處……”12月20日,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八里莊街道甘露園中里社區的居民對記者說。在北京市六里屯街道晨光家園社區,新建成的乒乓球長廊、棋苑等健身場地已經早早就有居民在活動。
上述場地設施只是北京市近年來加大對群眾身邊的健身場地建設力度的一個縮影。2017年,北京市體育局圍繞疏解非首都功能這一中心工作,在非首都功能疏解騰退空間使用與管理上下功夫,努力把騰退空間變成服務群眾的公共體育設施,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健身硬件條件。
扶持草根健身團隊,資源下沉街道鄉鎮
2017年3月,《北京市全民健身條例》正式頒布實施,條例充分體現了“立出全民健身良法、實現全民健身善治”的主題。北京市按照面向社會、重在基層、屬地為主、財隨事走的原則,將市、區用于支持基層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經費、人員、場地設施等資源交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統籌配置,出臺制定了系列配套實施辦法和細則,將有限的資源下沉基層,惠及更多的百姓。
北京市結合體育特色鄉鎮、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創建工作,發布實施了《北京市體育特色鄉鎮標準》《北京市全民健身示范街道標準》,對街道、鄉鎮在全民健身組織保障、健身組織網絡建設、健身場地設施配置、健身休閑活動開展、全民健身科學指導宣傳等方面進行指導、要求和規范,逐步改善社區居民健身環境,培養大眾體育健身意識,推動農村體育活動的深入開展。
體醫融合邁出堅實步伐
近年來,“運動是良醫”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體育的綜合價值和多元功能更加受到人們的重視和認同,在“花錢去醫院”和“主動去鍛煉”之間,多數人選擇后者。群眾中間流行著這樣一個說法:“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是1,而財富、感情、事業、家庭等等都是1后面的0,只有依附于這個1,0的存在才會有意義。”
目前,北京市已經嘗試醫療體檢與體質測試相結合的試點工作,在北京市體檢中心航天橋分部設立了230平米的合作場地,具備全套健康體適能測評項目、器材及健康體適能測評師、運動管理師及營養師等專家,將對實驗人群進行專業測評、處方開具調整、運動管理、營養干預、健康宣教等工作。通過試點運行,將建立起市民體質健康評價、分析數據庫,研究設計健身指導方案和運動處方,實現體檢和體質測試數據共享,有針對性地科學指導市民健身。
遍地開花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
近年來,北京市的全民健身運動在“多元性、特色性、趣味性”上不斷創新,積極開展體育與旅游、文化、休閑、醫療、娛樂等融于一體的健身活動,提高健身活動的便利化、生活化、社會化程度,打造具有品牌性、民族性、多樣性的體育健身項目和產品,示范性健身活動、制度化項目業余聯賽、自發性群眾身邊活動等多種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動多姿多彩。2017年全市共開展各類全民健身活動2.3萬余項次,參與活動人數達千萬人次。
今年在天津舉辦的第十三屆全運會,北京市共有近千名體育愛好者報名參加了全項群眾比賽項目的預賽,150名進入決賽。北京市表團累計獲得12金16銀6銅,共34枚獎牌,金牌榜、獎牌榜均位列全國第二。這充分展示了北京市開展群眾體育工作的成果和全民健身事業的優異成績,居全國領先地位。
廣泛開展群眾性冰雪運動,助力2022冬奧會
為推進落實《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冰雪運動發展的意見(2016-2022年)》目標任務,北京市著力推廣普及冰雪運動,宣傳冬奧會及冰雪運動知識,動員全社會參與冰雪項目賽事和活動,擴大冰雪運動參與人口,切實推進800萬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的實現。
2017年11月,通過積極聯合冰雪運動俱樂部、企業、協會等社會力量,利用本市冰雪場館資源,北京市全面啟動了2017-2018年度市民快樂冰雪季和大眾冰雪北京公開賽等群眾冰雪系列活動,在部分滑冰、滑雪場舉辦滑冰、滑雪公益體驗課系列活動,開展市民互動體驗。繼續開展群眾冰雪運動推廣與健身指導,組建群眾冰雪運動科學健身指導講師團,進行群眾冰雪運動推廣與科學健身指導宣講活動。今年北京市還新建了1片900平方米室外制冷冰場和2片室外簡易冰場。(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