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凌紀偉)12月20日,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地平線發布全球領先的嵌入式人工智能“中國芯”,即面向智能駕駛的征程(Journey)1.0處理器和面向智能攝像頭的旭日(Sunrise)1.0處理器。
據悉,這兩款處理器完全由地平線自主研發,采用地平線的第一代BPU架構,具有全球領先性能:可實時處理1080p@30視頻,每幀中可同時對200個目標進行檢測、跟蹤、識別,典型功耗1.5W,每幀延時小于30毫秒。
“我們在算法和芯片多項技術點上有突破性創新。”地平線創始人、CEO余凱表示,與通用芯片的商業模式不同,地平線的芯片更聚焦不同場景下的具體應用,并與產業伙伴協同共贏。只有解決現實場景的具體問題,做好產業的賦能者,人工智能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潛力。
據了解,征程1.0處理器主要面向智能駕駛,能夠同時對行人、機動車、非機動車、車道線、交通標志牌、紅綠燈等多類目標進行精準的實時監測與識別,同時滿足車載嚴苛的環境要求以及不同環境下的視覺感知需求。旭日1.0處理器則面向智能攝像頭,能夠在本地進行大規模人臉抓拍與識別、視頻結構化處理等,可廣泛用于商業、安防等應用場景。基于這兩款處理器,地平線相應推出了針對智能駕駛、智能城市、智能商業的“大腦”解決方案,并在發布會現場進行了技術展示。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丁文武表示,當前人工智能處理器是全球科技競爭的熱點,也是國家科技戰略的制高點,更事關國家安全。他認為,利用自主架構和算法來實現嵌入式人工智能視覺處理器芯片研發,同時基于這樣的處理器推出應用解決方案非常難能可貴。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鈸則表示,用算法和軟件來定義硬件,這是今后人工智能對芯片的要求,而且未來芯片的架構越來越像大腦,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硬件設計以及產品道路非常重要。
會上,地平線還公布了同奧迪、長安汽車、英特爾、龍湖地產、百麗等公司的合作。各方將基于地平線嵌入式人工智能視覺芯片與相應解決方案,加速打造一個涵蓋汽車、安防、新零售等領域的開放AI芯生態。
余凱預計,到2020年地平線BPU架構將賦能上億物聯網智能感知終端,到2025年,三千萬輛汽車將內置地平線自動駕駛BPU。
?
?
相關鏈接:
中國科學家自主研發智能芯片 將太空垃圾“變廢為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