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2月21日電(記者農冠斌)“沒想到我們守著‘金飯碗’,卻過了幾十年的苦日子,去年春節景區試營業就掙了12萬元!”廣西龍州縣下凍鎮扶倫村板端屯的貧困戶梁文智說。
板端屯的天然溶洞——跑馬洞曾號稱“龍州八大自然景觀”之一,因洞內寬敞到可以跑馬而得名。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村民曾將跑馬洞開發成旅游景點,一張門票賣3毛錢。那時不通電,游客進入山洞,只能點蠟燭或煤油燈。后來因為經營不善,景區被迫關停,幾十年過去,洞口雜草叢生。
這兩年,不甘貧困落后的當地群眾又打起了跑馬洞的主意,跑馬洞又重新熱鬧了起來。目前跑馬洞已開發1000多平方米,景區內配套的停車場、綠化、洞內燈光等也初具規模。然而就在2016年初,跑馬洞還差點被外地老板以每年1萬元的價格租做酒窖。
扶倫村的第一書記肖穆輝聽到這個消息,立馬趕到板端屯,請村民再好好考慮。“我給他們算了一筆賬,村子有67戶人,1萬元平均下來,每戶只能拿140多元。”肖穆輝說,當初到村里開展精準識別工作時,發現跑馬洞的天然景觀在龍州縣獨樹一幟,發展旅游是能夠使村民脫貧致富的一個機遇。
“當初要搞旅游,心里真沒底。”板端屯屯長梁偉東說,幾十年前沒搞起來,現在又要讓村民自掏腰包籌集資金建設景區,十分不易。“投資上百萬元,萬一虧了咋辦?”梁文智三十年前曾經在跑馬洞口賣過門票,經歷過一次失敗的他很猶豫。
肖穆輝深諳百聞不如一見的道理。他把村民們召集起來,大家商量租兩輛中巴車,到其他鄉村旅游景點參觀學習。
村民們去參觀回來之后,大為感慨。“沒想到鄉村旅游這么紅火!”梁文智說。沒多久,板端屯便在梁偉東的主張下,成立了龍州野望云端旅游開發公司,股東由全屯67戶構成,每戶出資1萬至2萬元作為啟動資金。跑馬洞景區的建設拉開了帷幕。
修道路、搞綠化、裝彩燈……板端屯的老鄉們干勁十足。村民家里的雜物房外觀破敗且位置雜亂,不美觀,村干部想動員村民拆除雜物房以改善村貌。有的村民不樂意了:“拆掉了,我們的雞鴨放哪里?”
梁偉東拿出老辦法,租兩輛車帶村民去參觀一些旅游新農村。一回來,有的村民紛紛主動在自家的雜物房畫上“拆”字,請來鉤機,開始改造。“每一家的建筑標準控制在‘一間主房,一間廚房’,在房前屋后圍起籬笆用以養殖雞鴨。”梁偉東說。
如今,板端屯的村道幽深靜美,房屋錯落有致。“真沒想到,我們屯也變成新農村了。”剛剛外出打工回家的梁軍,看到村子的變化,感慨地說。
“動員村民搞產業,僅靠宣傳說教是走不通的,不少村民這一輩子就沒有走出過龍州縣,只有把他們帶出去,讓他們看到實實在在的產業發展現狀,村民的思想自然會發生改變。”肖穆輝說。
2018年春節,跑馬洞景區將正式營業。接下來,板端屯計劃引入實力較強的旅游開發公司合作經營。“搞旅游讓我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嘗到了“旅游飯”甜頭的梁文智樂呵呵地說,他已經把在廣東打工的兩個兒子喊回家,參加跑馬洞的開發和經營。
?
相關鏈接:
通訊:鐵路部門精準扶貧 助粵西北貧困山村脫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