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玉龍
針對近日社會對家庭醫生的關注,國家衛計委基層司有關負責人今日接受“健康中國”政務新媒體采訪回應稱,目前,全國簽約人數已完成任務目標,但簽約服務的推進還不平衡、服務質量仍有待提高。(12月20日《新京報》)
在家門口看病,看得起病,能看好病??梢哉f是眾多老百姓的心愿。對于正在開展的居民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雖然不是一對一的高端服務,但能享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也能夠讓人們感受到制度的善意。尤其是,簽約服務,不僅涵蓋一些基本公共服務,還包括一些常年病的咨詢等,無疑能夠給居民以便利和惠利。
不過,基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一方面,從醫生配置保障來看,家庭醫生特別是全科醫生的數量不夠;另一方面,基層服務供給能力較為匱乏,簽約服務很難滿足居民的個性化需求;再者,居民認可程度較低等。這些問題和困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居民對家庭醫生醫療服務體驗。
“我國超過5億人有家庭醫生”自然是好事,而與之更重要的是,醫療服務要跟得上。尤其是,對農村老弱病殘居民而言,他們更渴求的是健康教育、康復治療、疾病預防、送藥查體、咨詢指導等“保姆式”服務。滿足居民這些醫療需求,僅有簽約檔案遠遠不夠,這會讓家庭醫生服務流于形式。
充分發揮好家庭醫生的作用,真正實現簽而有約,一則,需要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識水平以及就醫能力,使其認識達到家庭醫生的作用,并以此促進就醫觀念的轉變,比如,小病小痛就診首選簽約家庭醫生,自覺遵從家庭醫生服務團隊提供的合理醫療保健指導等等。如此,既可以提升居民健康素養,又可以讓其就醫少走彎路。
二則,需要提升基層醫療隊伍質量。比如,就有專家建議,為了解決家庭醫生人才緊張,除了通過學校教育、轉崗培訓等增加全科醫學人才的數量,還要在激勵機制上對家庭醫生群體有所傾斜,將人才留在社區、基層。事實上,唯有在提高待遇、增強崗位吸引力上多下功夫,才能使更多的醫護人員參與其中,為家庭醫生不斷注入動力。
據悉,從目前來看,到2020年每萬城鄉居民2-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其實,有差距不可怕,關鍵是把這項工作做扎實,哪怕步子慢一點也沒有關系。家庭醫生從根本上而言,是紓解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有效舉措,更是提升居民健康水平的有效保障,理應實打實的辦好。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