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發布新版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八大變化先睹為快
“機動車限號”退出紅色預警應急響應
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在2016年版本的基礎上再次進行修訂,日前新版預案正式印發。近萬字的新版預案比“老版”增加了3000多字,快來看看具體都有哪些變化?
【變化一】 不再按天算,改按“小時制”計算
新版預案明確,省控(含)以上環境空氣監測點位監測結果以連續24小時均值統計計算。預警等級由輕到重依次為藍色預警(Ⅳ級)、黃色預警(Ⅲ級)、橙色預警(Ⅱ級)、紅色預警(Ⅰ級)。
解讀:這一變化意味著預警啟動更加靈活且科學。按照環保部統一要求,“魯版”和“濟版”新預案采用空氣質量指數(AQI)指標,由過去按天計算改為現在的按小時均值計算,可以跨自然日。
【變化二】 發布紅警時機動車不限行
在2016版濟南重污染天氣預案中,當發布紅色預警時,濟南將啟動最高級別的Ⅰ級應急響應,其中有一條強制性減排措施,即“繞城高速公路以內機動車實施單雙號限行(公交、出租等民生保障車輛和正在執行緊急公務的軍車、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及電力搶險等車輛除外)”。在新版預案中,這一點被刪除。
解讀:遇到重污染天氣機動車是否應該單雙號限行這一問題一直以來存在爭議。從具體執行層面來看,單雙號限行并不容易。2016年12月30日20時,濟南因重污染天氣開始限行的消息迅速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但實際上空氣質量并沒有達到預報的程度,加上很多市民“吐槽”元旦假期出行不便,經市政府批準,限行措施被暫停。此次應急預案刪除限行措施,減少了給市民出行帶來的不便。但是增加公交運力、延長運營時間依然保留,鼓勵市民公交出行。
【變化三】“綠名單”企業重污染天也可施工
新版預案新增“建立綠色環保企業清單制度”。根據污染物排放構成和排放績效水平,綠色環保企業由環保部門提出并經市政府認定。納入綠色環保企業清單的工業企業不再納入應急減排清單。
解讀:這一要求和環保部門正在推行的“藍綠名單”要義吻合。大氣污染防治必須要正確處理好與民生和發展的關系,不能一刀切。納入藍名單管理的,非重污染天氣可以繼續生產和施工;納入綠名單管理的,重污染天氣也可以繼續生產和施工。那這些被“特批”的企業是誰?據了解,目前濟南市有429個重大民生工程、市級以上重點項目等列入施工工地“藍綠名單”管理;47家企業納入工業企業“藍綠名單”管理。
【變化四】 將減排措施落實到具體生產環節
應急減排措施方面,則聚焦“三源”(工業源、移動源、揚塵源)清單,通過編制“一企一策”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將應急減排措施落實到具體單位、具體企業、具體工地、具體生產環節。通過錯峰運輸、錯峰生產和限產、輪產、停產等強制措施,實現“削峰降頻、降低污染級別”的目的。
解讀:記者了解到,本年度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共分20大類行業,全市共有859家企業制定了重污染天氣“一企一策”應急預案。甚至精確到啟動不同響應的時候,哪臺鍋爐可以生產,哪臺鍋爐必須停。
【變化五】 黃警時中小學及幼兒園停止戶外課
“老版”重污染預案中,發布黃色預警對應啟動Ⅲ級應急響應,其中有一條為“建議中小學、幼兒園減少體育課等戶外活動”,而在新版預案中,這一條措詞發生變化,變為“市、縣區教育主管部門組織中小學、幼兒園停止室外課程及活動”。
解讀:從這一條來看,在健康防護方面,原有的建議性措施有了明確要求,更加關注中小學、幼兒園群體的呼吸健康。
【變化六】 對揮發性有機物VOCs也有了減排要求
新版預案對VOCs也提出明確要求。原料藥生產涉VOCs排放工序的醫藥企業、生產過程中使用有機溶劑涉VOCs排放工序的農藥企業,在采暖季實施停產,由于民生等需求存在特殊情況確需生產的,應按程序報省政府批準。
解讀:VOCs是揮發性有機物,作為一種“難消除”的污染物,VOCs的治理也被日益重視起來。
【變化七】 責任到人,實行一把手負責制
新版預案中,明確要求市監察部門應加強對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中失職失責行為的問責,對相關職能部門移送的工作不力、效率低下、履職缺位等導致未能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的,依法依紀嚴肅追究責任。
【變化八】 抱團治霾,增加省級和區域預警
增加“省級預警”和“區域預警”內容。當預測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內多個城市將發生重污染天氣時,環保部和省環保廳基于區域會商結果,通報預警信息。接到預警信息后,市指揮部辦公室報經市指揮部批準,在全市范圍內啟動相應級別預警,開展區域應急聯動。
解讀:由于大氣污染可以遠距離傳輸,區域間聯防聯控“抱團治霾”十分重要。有時候濟南市民可能看著天空藍藍的但是啟動了預警,這有可能就是其他伙伴城市已經開始遭遇污染了。(記者趙璐)
?
?
相關鏈接:
醫療裝置受污染?韓4名新生兒或因交叉感染死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