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12月22日電 ?
新華社記者王可佳
日本政府19日通過內閣決議,正式決定從美國引進兩套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計劃2023年左右投入使用。
分析人士認為,盡管日本防衛省強調引進陸基“宙斯盾”是為了強化日本反導防衛能力,但這一裝備實則具有攻擊性,會對地區穩定產生不利影響,安倍晉三政府的軍事野心也更加明顯。
日本軍事評論家前田哲男認為,艦載“宙斯盾”目前已經可以裝配對地、對空和對艦導彈,如果陸基“宙斯盾”能夠裝配遠程巡航導彈,則可能成為攻擊敵方基地的有力武器,所謂的反導防御實際是實現攻擊能力的借口。
日本政府引進陸基“宙斯盾”的理由,是面對“朝鮮問題等威脅”,日本有必要“從根本上強化反導系統,擁有可持續的反導能力”。
目前,日本陸基反導主力,是“愛國者”PAC-3防空導彈同6艘“宙斯盾”艦搭載的反導系統構成的二級反導體系。這次計劃引進的陸基“宙斯盾”系統,比“薩德”導彈射程更遠、防御范圍更大。
陸基“宙斯盾”是由美國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開發的陸上部署型導彈攔截系統,在維護便利性、全天候運轉方面比艦載“宙斯盾”系統更具優勢。全套陸基“宙斯盾”系統包括反導武器防御系統和“宙斯盾”雷達系統,同時在垂直導彈發射井中部署最新型的“標準-3”(SM-3)攔截導彈。
日本軍事評論員田岡俊次比喻說,如果“標準-3”是一把長劍的話,“愛國者-3”就是一把匕首,而“薩德”介于二者之間。
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報道,陸基“宙斯盾”雷達系統比艦載“宙斯盾”的雷達探測范圍更大,其配備的攔截導彈“標準-3”也比“宙斯盾”艦現有的“標準-3”性能更好。
日本防衛省強調引進陸基“宙斯盾”只是為了強化日本的反導防衛能力,但這一裝備也被認為具有攻擊性。日本自民黨內一直以朝鮮導彈危機迫在眉睫為借口,呼吁解禁“攻擊敵方基地能力”,就連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也對此持積極態度。
日本政府擬在山口、秋田兩縣部署這兩套陸基“宙斯盾”,此舉也引發當地居民反對和質疑。《每日新聞》報道認為,兩地居民認為陸基“宙斯盾”的部署可能令所在地成為潛在的被攻擊對象,對政府這一做法感到不安。
日本山口大學名譽教授纐纈厚認為,日本引進陸基“宙斯盾”打造如此“厚重”的反導系統,將進一步加速日美兩國軍事一體化步伐。安倍政府肆意煽動朝核問題、“中國威脅論”,在國內營造一種無法進行冷靜討論的環境,企圖以此使軍擴行為正當化。然而,這樣的做法無益于緩解區域緊張,只會繼續加深日本與中、俄等國的嫌隙。
盡管日本引進陸基“宙斯盾”已成定局,但至少要等5年后才能投入使用,且這個時間點還可能因人員訓練等因素被推遲。前田哲男認為,安倍政府以“面臨朝鮮問題的緊迫威脅”為由引進陸基“宙斯盾”,但這一裝備并不能解決所謂的“燃眉之急”,朝鮮問題不過是安倍政府實現軍擴的借口而已。
?
?
相關鏈接:
日本防衛預算連續6年增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