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2月22日電(記者蔣芳)“中正仁和”匾額高懸,東暖閣、西暖閣位于兩側,三希堂、無倦齋情景再現,279件故宮文物一覽無余……22日,《走進養心殿——大清的家國天下》在南京博物院開展。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紫禁城可以說是大運河“漂”過來的,未來將成系列地推出故宮文物“回鄉展”。
自雍正皇帝開始,直到溥儀出宮,清代有8位皇帝將養心殿作為政務與起居之所,承載著封建帝王關于“家國天下”的理想。2015年起,故宮博物院啟動“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養心門暫閉,養心殿中的文物則由專家們悉心保養,并挑選出部分在國內巡展。
2017年歲末,養心殿文物正式“擺駕”南京博物院,并將跨元旦、春節展出。據了解,此次展覽依原狀復原了養心殿明間、西暖閣勤政親賢殿、三希堂、東暖閣垂簾聽政、東暖閣明窗開筆和無倦齋佛堂六處場景,同時展出包括東晉謝安《行書中郎帖》、乾隆皇帝戊戌年元旦試筆御制詩手稿、青金石養心殿銘印章、青玉十二生肖在內的文物279件。其中,《行書中郎帖》將在2月初亮相展出一個月,“露臉”之后就將回庫保養3年。
“某種程度上紫禁城是大運河‘漂’過來的。大量南方的工匠、材料、工藝順著運河漂到了北京,造就了恢弘的宮殿,充實了皇帝的收藏。”單霽翔說,故宮藏品來自全國各地,但有限的展陳空間讓很多藏品難見天日,推動這些文物再回故鄉非常有意義。未來故宮博物院計劃成系列地推出“回鄉展”,如明四家回到蘇州、揚州八怪回揚州、黃公望回到杭州、壽山石回福州等。
《走進養心殿——大清的家國天下》將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館展出至3月22日。
?
?
相關鏈接:
故宮養心殿“擺駕”南京博物院 濃縮“紫禁城”重現王朝興衰·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