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警方赴重慶抓獲涉案人員
一家網絡科技公司為了推廣自己的APP,交50多萬元讓推廣公司來推廣,然而下載安裝量與實際使用量嚴重不符。日前,北京海淀警方接到轄區這家網絡科技公司“50余萬元產品推廣費被詐騙”的報案后,經過近一個月的縝密偵查,在重慶警方的大力配合下成功破案,抓獲涉案人員30余人,起獲“僵尸”手機上萬部。原來,該公司利用“僵尸”手機,自動下載安裝軟件,滿屋子的“僵尸”手機墻極為壯觀。
花錢做推廣不料遭遇“僵尸”用戶
2017年7月,海淀警方接到轄區一網絡科技公司報案稱,該公司開發的一款視頻APP產品,在與廣告推廣公司簽署推廣協議并交納巨額推廣費用后,發現APP產品下載安裝量與實際使用情況存在巨大差距,懷疑廣告推廣公司存在詐騙推廣費的行為。
由于該類案件比較少見,接到報案后,海淀公安分局立即責成網安大隊、刑偵支隊及清河派出所組成專案組,共同對報案事件開展調查。
通過對報案公司的走訪,專案組了解到,報案公司所開發的一款手機網絡視頻軟件,在與廣告公司簽署推廣協議并支付費用的情況下,發現該款手機客戶端軟件雖然在點擊下載和安裝量,表面上看起來沒有什么問題,但通過公司后臺的監測發現,相比軟件在點擊下載和安裝量上,真正運行使用的情況卻有著巨大的落差。也就是說軟件只有下載和安裝但并沒有實際運行使用。據此,公司懷疑廣告推廣公司可能通過虛構該公司軟件用戶及激活用戶詐騙推廣費用。
專案組通過調取公司后臺數據,對大量手機用戶下載數據進行分析后,發現出問題的可疑數據集中來自重慶,于是專案組立刻將偵破中心轉移至重慶。
赴重慶調查警方發現“僵尸”手機墻
隨后,專案組民警與重慶警方開展工作。專案組將掌握的可疑數據來源,鎖定在重慶市九龍坡區石坪橋一住宅小區內。通過進一步工作,可疑數據被最后鎖定來自一家注冊名為“左岸科技”的網絡科技公司。為了摸清該公司組織架構、運營模式及經營背景,專案組民警連續多日在小區內開展蹲守、摸排。
在摸清該公司人員出入規律和工作時間后,2017年7月28日,專案組民警對公司進行了突擊檢查。在該辦公地點內,民警控制了公司多名工作人員后,對公司進行了搜查,在該公司二樓的兩個房間內,民警發現屋內四周豎著幾個裝滿手機的“手機墻”。只見每個手機墻由近百部正在運行的手機組成。民警對手機進行檢驗,發現每部手機都在通過自動程序反復重復著從手機APP市場點擊、下載并安裝運行軟件的動作。在這些手機不斷點擊下載的程序中,報案公司開發的手機視頻APP也在其中。
隨后,民警對公司工作人員進行突審,工作人員交待,在同一小區內,該公司還有另外一個辦公地點。專案組迅速組織警力對另外一個辦公地點進行控制。在這個辦公地點內,民警發現了比前面那個辦公地點更大的機房和更壯觀的“手機墻”。兩地“手機墻”上的工作的手機全部加起來合計數千部,不僅如此,在兩處辦公地點內,民警還起獲了大量未投入使用的新手機和二手手機。
隨后,在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分局的協助下,民警對現場證據進行了固定并將該公司30余名工作人員全部帶回九龍坡分局辦案中心。
編寫程序 手機自動下載安裝軟件
據在公司負責軟件編程工作的劉某交代,根據公司需求,劉某編寫了可以自動到指定網址點擊、下載并安裝運行的手機程序。并通過這些手機程序的自動運行來模擬完成對某款指定手機APP軟件的注冊和下載安裝工作,從而用虛假數據來滿足APP開發方的推廣需求。
為了應對和欺騙APP開發方的反作弊程序,公司還有專門的技術部門負責租賃網絡VPN服務器來模擬不同的網絡地址,造成軟件是從不同地點、不同網絡地址下載并安裝注冊的假象,從而瞞山過海騙過反作弊程序。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通過虛假的數據來欺騙客戶,不用真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做線下推廣工作,便能輕易將客戶投入的推廣費裝入腰包。
專案組共抓獲了以劉某、張某等人為首的涉案人員35人,查獲涉案手機上萬部及大量工具。經審訊,劉某等人對利用計算機軟件控制大量手機虛擬數據騙取報案公司推廣費用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在打掉重慶這家涉案公司基礎上,民警又順藤摸瓜前往深圳對另外一家主要承擔與報案公司簽訂推廣協議的涉案公司進行了查處。至此,這個從接報案開始專案組民警用時近一個月遠赴重慶、深圳等地工作的高科技詐騙案件宣布告破。
目前,10人因涉嫌合同詐騙被批準逮捕,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文/本報記者 匡小穎
供圖/海淀警方
?
?
相關鏈接:
@海口人 下載"椰城市民云"足不出戶享受96項公共服務?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