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云南境內的亞洲象野象種群數量不斷增加,現已達約300頭,野象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李中員24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作出如上表述。
野象屬于長鼻目象科,據歷史記載,曾在中國近半國土上棲息、繁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野象逐漸從云南德宏州、普洱市境內消失,僅剩西雙版納與臨滄有野象蹤跡。
據李中員介紹,自上世紀后期以來,西雙版納等地收繳百姓的私藏槍支,建立三級保護區,加大保護宣傳力度,并大幅提升了森林覆蓋率等,野象生存環境大為改善,數量從上世紀80年代的170頭左右增加到了約300頭,棲息地從西雙版納野象谷不斷向外擴展到思茅、瀾滄等地,“僅西雙版納野象谷的數量就達到了120頭左右”。
“30多年沒來過這里了,但今年就來了一群,而且已經來過好多次了。”西雙版納勐臘縣南滿村村民胡平說,這些年當地荒山變森林,野象開始在村莊里出沒,把他家的芭蕉都吃完了。
南滿村位于中老邊境,屬于中老跨境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區域范圍,生態環境優異。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尚勇所所長王利繁說,最初基于保護野象的出發點,西雙版納與老撾方面率先在尚勇與老撾南木哈建立了跨境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區域,邊境地區偷獵狩獵情況大大減少,野象數量有所增加。南滿村的象群大概有七八頭,他們加強了野象出沒預警,告知村民不要驚嚇野象,并保證自身安全。
此外,野象肇事危及人身安全的事件亦引發關注。西雙版納等地嘗試給野象購買保險,并試驗各種防象措施,與野象“斗智斗勇”,防止其肇事。李中員表示,野象與馴養的象不同,它們跟人接觸少,自己感覺不安全時就會進行防衛,也更容易暴躁,人對此應有充分認知,盡量不要近距離接觸,防止被野象攻擊。
“整體而言,人象相處還是很和諧的。”李中員表示,保護野生動物已經成為當地的共識。(完)
?
?
相關鏈接:
時隔15年野象再次“造訪”云南景谷 當地啟動應急機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