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倡行者
在剛剛結束的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李哲受邀出席了名為“2017網師大會”的活動。李哲說,“我要感謝互聯網,它讓我分享到了時代的紅利?!?/p>
在烏鎮,李哲曾做了一個8分鐘的演講,分享他的自媒體實踐心得。演講的核心思想只有一個,無論是免費還是付費,優質的內容是一定有粉絲和客戶群?;ヂ摼W則能夠把能生產優質內容的人的能力無限放大,而他正是時代的寵兒。
李哲在學校的支持下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有了自己的團隊,通過知識付費和廣告收益,他所創造的毛收入接近千萬元。無論是精神層面,還是物質層面,他都實現了大豐收。喜歡傳道授業的他沒有僅僅把老師當成一種養家糊口的職業,而是變成了真正的事業。
當然,出了名的李哲也會招來好多非議。一個原本應該在大學象牙塔內做學問的老師居然成了網紅。不走尋常路的李哲沒有像大多數醫學院老師一樣把科研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發論文,評職稱。在網上已經大紅大紫,經常被邀請外出講學的他至今都還是個講師。
“我的本職工作還是老師,絕對不能誤人子弟。但一個大學老師除了教書科研外,還應該為社會提供服務?!绷眍惖睦钫軇傋呱现v臺時就曾經思考過一個新時代的大學老師的樣子,而現在,他覺得自己變成了最想變成的那個人。
李哲覺得,深度科普在國內還比較稀缺,好多人都以為只有小孩子才需要科普,而在國外,科普是沒有年齡區分。他在網上進行的科普已經產生了正向的社會價值,讓看似冰冷的一個學科,溫暖了整個世界,這種價值或許遠遠比幾篇論文有意義。(記者葛宇飛)
?
?
相關鏈接:
“網紅”熱席卷中國:業內競爭激烈 多數人收入微薄?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