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鯤龍”AG600在珠海金灣機場順利降落,滑停到首飛儀式現場。 新華社記者劉大偉攝
“眼”——飛機導航系統:為飛機提供位置和導航信息,主要包括GPS定位和導航,無線電臺站測距、機載定向儀測向等
“耳”和“嘴”——飛機通信系統:實現飛機與地面臺站、飛機與飛機之間的雙向語音和數據通信聯絡等
12月24日,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廣東珠海首飛成功。這是當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其通信導航系統,由位于四川的中電科航空電子有限公司研制。“四川造”再次助力我國大飛機事業。
AG600是為滿足大型滅火和水上救援的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AG600既能在陸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可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投水滅火,20秒內可一次汲水12噸;可在復雜氣象條件下實施救援行動,起降抗浪能力不低于2米,一次能救助50名海上遇險人員。
AG600堅持自主創新,全機機載成品95%以上為國產產品。其中,由中電科承擔研制的通信導航系統,相當于飛機的“眼、耳、嘴”。“眼”指飛機導航系統,為飛機提供位置和導航信息,主要包括GPS定位和導航,無線電臺站測距、機載定向儀測向等。“耳”和“嘴”指飛機的通信系統,主要為機組人員實現飛機與地面臺站、飛機與飛機之間的雙向語音和數據通信聯絡等。
AG600的上部與客機相似,下部像一艘“大船”。這種特殊結構,對飛機通信導航系統的安裝提出更高要求。“AG600下部要經常接觸水,不能像其他客機一樣安裝天線。”中電科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確保圓滿完成通信導航系統研制任務,他們采用全新的研發集成模式,在采購國外無線電通信導航設備的基礎上,自主研制系統級核心航電設備,并負責系統集成。這種模式既保證了供應商在核心設備研制和系統集成的主導性,又能充分利用國外成熟貨架產品優勢。
作為三個國產“大飛機”之一,AG600飛機首飛標志著型號研制從試制轉入試驗試飛階段,飛機的研制試飛和型號合格審定試飛將逐步開展。上述負責人表示,項目團隊還需開展通信導航系統相關設備的設計符合性適航審查工作、環境鑒定試驗工作,配合主機所開展飛機的隨機適航工作/水上首飛工作和飛行試驗等。
?
相關鏈接:
【領航新征程】處理生活垃圾,上海有辦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