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賜貴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就實行新考核評價辦法對市縣干部提出要求
落實新發展理念 樹立正確政績觀 實現高質量發展
“各市縣的任務不是輕了,而是更重了;省級統籌的責任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營商環境的標準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對干部工作能力和作風的要求不是松了,而是更嚴了。”在今天(25日)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劉賜貴專門就市縣干部如何適應新的市縣發展綜合考核評價辦法作了深入分析,要求大家深刻認識、理解、把握和更好適應新考核評價辦法,落實新發展理念、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徹底扭轉簡單以GDP增長率論英雄的政績導向,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
2018年起正式實施的新辦法,根據《海南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將全省19個市縣(區)(含洋浦、暫不含三沙)劃分為5大類,分兩個平臺進行差別化的考核,并取消了除海口、三亞、洋浦、儋州、文昌、瓊海、澄邁之外的12個市縣GDP、工業產值、固定資產投資的考核。“形象點說,就是讓‘打籃球的’和‘踢足球的’分場比賽。”劉賜貴說。
為什么要對市縣考核評價辦法作出如此大力度的調整?劉賜貴表示,這是堅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落實中央部署的具體行動,也是立足海南省情實際、堅持生態立省、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美好新海南的迫切需要,勢在必行。下一步,還將進一步完善,最終全面取消對市縣GDP、工業產值、固定資產投資的考核,建立健全綠色GDP核算體系。
如何更好適應新辦法?劉賜貴指出,要深刻認識、理解、把握4個方面的新變化和新要求。各市縣的任務不是輕了,而是更重了,就是由以往單純比經濟總量、比發展速度,轉變為比發展質量、發展方式、發展后勁,這就意味著抓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著力點都發生變化了,各市縣都要結合各自資源優勢,優化發展模式和路徑,做自己應該干、能夠干、干得好的事,為全省發展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省級統籌的責任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就是要堅持全省“一盤棋”的理念,嚴格落實“多規合一”,打破市縣行政區劃界限,按照全省一個大城市、一個大景區來規劃布局重大基礎設施,讓“五網”連通全島,加快推進區域協調和城鄉融合發展。
營商環境的標準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就是要用最好的資源吸引最好的投資,著力從招商向選商轉變,把那些自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資金、技術雄厚,最大限度保護生態并發揮最佳效應,愿意與百姓共享資源紅利的投資者引進來。
對干部工作能力和作風的要求不是松了,而是更嚴了,就是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一方面要有“本領恐慌”意識,缺什么補什么,提高專業能力,弘揚專業精神,不斷提高適應新時代、實現新目標、落實新部署的能力,不斷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本領;另一方面,要持之以恒改進作風,弘揚特區精神,帶頭擔當實干。
?
?
相關鏈接:
劉賜貴主持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 高質量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