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上這樣的男孩只要七秒? 他的暖心之舉一夜之間火了
近日一則關于武漢地鐵上熟睡男子仍不忘讓座的視頻在微博廣泛傳播,短時間內獲得了數萬轉發與評論。
該視頻由一位網名為“野味帥哥”的微博博主發布,視頻中,身穿黑色外套的男子坐在靠近地鐵車門的座位上,用帽子扣住頭部,身體倚靠著扶手正在小睡。男子手中則握著手機,“需要讓座請叫我”的字樣在手機屏幕上滾動播放。盡管視頻只有短短七秒,但引發了數萬網友的集體點贊。網友紛紛留言表示“喜歡上這樣一個男孩只需要短短七秒”“世上還是好心人多”。
而在視頻發布的次日凌晨,網名為“競走大蝸牛”的網友留言表示自己是視頻中的男子,“沒想到自己能上熱搜”,對于得到大家關注,他表示十分感動。
同日下午,他發布一條微博稱,自己十分感謝微博網友們的支持鼓勵。但與此同時,自己也接到了一些私信,質疑其存在故作姿態與炒作的嫌疑。對此他回應稱,自己想說的挺多,但最終還是決定隨心,“我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他表示自己平常坐地鐵站數較多時就會這么做,他只希望能多做一些正能量的事情。“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所以大家可以不用關注我。”
記者聯系到視頻中的男子,他表示自己來武漢參加工作只有一年多的時間,一個習慣行為被大家關注純屬偶然。對于網絡上一些質疑,他告訴記者,無論做怎樣的事,一百個人中總會有一兩個發表不同的看法,這些他無權干涉,“況且我收到更多的是鼓勵與祝福”。記者在采訪最后問他是否有什么話想與大家分享,他非常靦腆地告訴記者:“我組織不好語言,就給大伙拜個早年吧!”
“連睡著時還在考慮給需要的人讓座,男孩的行為獲得廣泛點贊背后反映的是人性的光輝,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劉昶認為,新聞要素是選擇和采訪編發消息的標準,在傳播內容上這種具有“貼近性”“人情味”“顯著性”和“進步性”等多重新聞價值的消息符合新聞傳播規律。“男孩的行為”具有表征社會正能量的積極性,而這種現實意義在人們社會生活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能出現,對于新聞的消費者而言,愈貼近周邊生活、愈具人文情懷的客觀事實,往往愈容易引發公眾心理上的共鳴,呼喚人心深處的情感響應,這些因素的疊加以及社會對于正能量的向往,促成了此類人文性事件在網上的走紅。
?
?
相關鏈接:
海口一小學生公交車文明讓座并阻止不文明行為 獲乘客稱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