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還喝酒嗎?家里今年情況怎么樣?”日前,省農信社黨委書記、理事長利光秘到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扶貧聯系點灣嶺鎮嶺門村王成安家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就這樣說。“不喝酒啦!在農信社小額貸款幫助下,我已經開始養羊了,種了五畝水稻,兒子也在鎮里打工,家里的生活大換樣啦。”王成安說著,滿滿的笑容掛在臉上。
誰都想不到,這個滿臉堆著笑容的“酒鬼”,兩年多以前,是村里出了名的貧困戶,欠了一屁股債卻什么農活也不愿意干,農信社來了掛職的年輕干部黃海軍,多次走訪,用激將法、誘惑招等,終于說服王成安,用農信社的小額貸款發展產業,脫貧致富。
昔日懶漢愿意貸款養羊了,這在灣嶺鎮嶺門村村民看來,簡直就是一大新聞。事實上,海南省農信社成立十年來,一直以小額信貸為支點,開啟了一條“增加農民收入,改變農民精神面貌”的“雙帶動”之旅,成為全國小額信貸支農改革的一面旗幟,今年還被農業部評為全國十大金融支農創新模式之一。
如今,在海南農村的田間地頭,你可以看到佩戴黨徽、團徽的小額信貸技術員,他們或為農民朋友提供市場信息,或了解農民朋友的生產情況,或給農民朋友發放貸款,用自己的真心真情服務父老鄉親。
“銀行都是嫌貧愛富的,沒有想到海南省農信社有這么一群可愛的人,他們時時刻刻想著我們這些老百姓,看到他們,我們就仿佛看到了黨和政府。”屯昌縣小額信貸技術員梁其聰服務過的客戶對記者說。
據了解,改制前的農信社小額不良率高達99%,農民沒有幾個愿意還款的。省農信社成立后,小額信貸員們堅持不抽農民一支煙、不喝農民一口水、不拿農民一分錢,同時發揚走千山萬水、訪千貧萬苦、道千言萬語、理千頭萬緒、吃千辛萬苦的精神,以自身投入,真心服務、感染老百姓,帶動農民致富,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農信社創新的誠信保證金制度,把貸款的定價權交給農民,只要農民按時還本付息,就給予誠信獎勵,還款信用越好,以后的貸款額度也步步提高,這就很好地培育了農民的誠信意識。瓊中小額信貸總部負責人莫敏認為,“一小通”小額信貸支農模式對農村最大的改變,在于幫助農民朋友實現了由過去的“要我還款”到今天的“我要還款”重大轉變。如今,小額信貸技術員團隊已發展到600余人的規模,服務覆蓋了全省所有鄉鎮和農場,累計發放的50萬元以下的小額貸款達126.98億元,惠及19.17萬戶。過去不良率那么高,現在這么大規模的小額貸款,不良率卻不到2%,整個農村征信環境得到了大大的改善,這恰恰是構筑農村鄉風文明的重要一環。
利光秘表示,銀行業屬于現代服務業,提供文明、規范、優質的服務不僅是銀行的天職,也是其回歸實體經濟本源、保護消費者權益、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省聯社作為農信系統的火車頭,通過全面加強黨建來引領和深化全省農信系統文明創建工作,始終把文明優質服務作為農信人贏得市場一大法寶,讓“以客戶為中心”和“以服務創造價值”的理念,貫穿于海南農信服務文化全過程。
為培育海南農信特色服務文化,從2014年5月起,海南省農信社拉開“文明創建活動平臺建設”帷幕,強調要打造文明農信,創建全國文明單位,讓更多的客戶享受到農信社優質特色服務。3年多過去了,系統內的瓊中聯社和海口農商銀行分別獲得了省級文明單位,海口農商銀行更是獲得全國文明單位。海口農商銀行營業部三次獲評千佳示范單位。今年,三亞農商銀行營業部和藤橋支行獲評五星級營業網點。2015年1月,海南省小額信貸技術員團隊獲得“感動海南”2014年度特別致敬群體獎,同年3月中宣部公布了第一批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和50名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海南省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部榜上有名。
據介紹,省農信社不斷豐富精神文明建設內涵,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以省聯社團委為依托,建立海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志愿者服務隊,領導帶頭,鼓勵員工積極投身到扶貧、敬老、助學和社會公益等活動,并連續3年志愿服務我省冬交會。
“我們要以創建文明單位為抓手,促進農信事業發展。銀行是服務單位,我們要從最基礎的工作開始,實現人人參與、人人創建,提升整個農信系統的文明層次和水平。如一次次的志愿服務活動,就可以讓社會感受到海南農信文明的力量,這就是我們文明創建的初衷。”利光秘說。
?
相關鏈接:
海南省農信社與10家龍頭農企簽約授信6.83億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