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計劃,今年廣西將有900個貧困村減貧摘帽。年末了,這個目標能不能實現?桂西北石漠化山區、桂南邊境地區等深度貧困地帶和人口較少的民族地區的廣大干部、群眾都在忙什么?記者最近深入這些地區采訪發現,當地黨委、政府脫貧工作做得越來越細,群眾脫貧奔小康也越來越有信心。
石漠化山區:下“繡花”功夫育特色產業
針對深度貧困山區脫貧攻堅的嚴峻形勢,大化縣派出縣處級干部到相關的6個鄉鎮任第一書記,坐鎮一線,以戰斗的姿態對待“堅中之堅”。
縣委副書記楊勝濤到雅龍鄉任第一書記,到任的第一天就馬不停蹄走村串戶調研,與村屯干部和貧困群眾共商脫貧對策。“全鄉貧困發生率在50%左右,貧困程度深、內生動力不足、缺乏脫貧產業是最大的難題。”楊勝濤說,“根據當地實際,現在正著手引進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養牛。”
桂西北石漠化山區千重山萬重嶺,嚴重缺水少土。石頭縫里培育產業是難上加難。目前廣西大石山區各貧困縣正結合當地實際,宜種則種、宜養則養,下足“繡花”功夫培育特色產業,并通過龍頭企業輻射、合作社帶動、金融扶持等手段做大做強扶貧產業。
凌云縣下甲鎮加西村就在大山深處。近年來,加西村因地制宜種桑養蠶,靠這一產業人均增收4000多元,今年預計人均純收入近7000元。
“摘帽”后如何鞏固成效?新年將至,凌云縣縣長莫庸來到村里,與鎮、村干部一起謀劃新的產業發展計劃,明確下一年要重點抓好生豬養殖和食用菌項目。“實現脫貧靠產業,要鞏固成果,今后還必須把村集體經濟發展起來。”莫庸說。
都安瑤族自治縣號稱“石山王國”,貧困人口散落在千山萬弄之中,是廣西貧困程度最深的地區之一。面對“九分石頭一分土”的自然條件,縣里千方百計引導貧困戶向特色種養業要效益:一方面發展毛葡萄、油茶產業,一方面大力實施“貸牛還牛”項目,讓每個貧困戶都種有三四畝毛葡萄或油茶,養殖一到兩頭瑤山牛。
千里邊境線:興邊富民行動讓群眾“不愁吃住”
臨近歲末,記者來到廣西最邊遠的那坡縣百省鄉那布村水弄二社苗寨,汽車沿著寬闊的水泥路直達村口。村民全都搬進了磚瓦房,房前擺放著摩托車、三輪車,幾位衣著鮮艷的婦女在池塘邊洗衣。前些年記者到這里采訪時看到,整個苗寨位于邊境線的高山上,不通公路,村民住的是茅草房,喝的是玉米粥,兒童輟學率高。
村民吳美保說,他們每人每月可以領到130元的邊民補貼、170元的低保,溫飽沒有問題,在鄉里產業發展資金的扶持下,不少村民種起了板藍根,養起了牛羊,日子越過越好,我們越來越有信心。“鄉中心小學還開設了少數民族班,我女兒在里面上學,吃住不用花一分錢。”
廣西陸地邊境沿線多為崇山峻嶺,聚居著壯、瑤、苗等少數民族同胞。受歷史原因和自然條件影響,中越邊境不少村屯貧困程度深,是脫貧攻堅的“硬骨頭”。如今在邊境地區,一條條盤山路向大山深處延伸,一座座新房如雨后春筍一般破土而出……
那坡縣委副書記黃卓遠說,由于觀念落后,過去邊境一帶苗族群眾不愿意送女童讀書,有的女孩子十五六歲就嫁人了,辦少數民族班的目的就是以教育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記者了解到,經過多年的興邊富民行動,邊民“不愁吃”“不愁住”正穩步實現,地方政府引導村民發展特色種養業,想方設法幫助邊民富起來。
分享邊貿發展紅利是帶動邊民脫貧致富的一條捷徑。近年來,廣西邊境縣市大力扶持邊貿合作社,發展加工貿易,讓邊民真正成為邊貿的受益者。今年前三季度廣西邊境小額貿易560多億元,許多邊民通過參與邊貿實現脫貧。
人口較少民族:脫貧路上不掉隊
近日記者在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大安鄉可愛村看到,青山腳下,村民住的是白墻灰瓦的樓房,家家戶戶種起了紅心香柚。村黨支部書記譚福勇說:“這是政府幫助建設的新村,舊村在大山深處,過去我們走的是碎石路,住的是茅草房,一年三四個月鬧糧荒,如今的生活與以前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別。”
人口較少的毛南族和仫佬族聚居區貧困程度深,是脫貧攻堅的難點。如今,毛南族和仫佬族群眾世世代代的貧困面貌正在被改寫。
環江共有6萬毛南族人口,占全國毛南族總人口60%左右。在這一輪脫貧攻堅戰中,環江大力引進扶貧龍頭企業,推進糖料蔗、桑蠶、特色水果、香豬等扶貧產業,對貧困戶實現產業全覆蓋。環江縣委書記黃榮彪說:“1987年自治縣剛成立時,貧困發生率是77.9%,去年已經降到了15.7%。”
羅城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有12萬仫佬族人口,67個貧困村中還有20個是貧困村。近年來羅城把適合石山區的毛葡萄產業作為群眾脫貧的抓手,縣財政給予每畝600元補助。依靠這一產業,全縣已有2200余貧困戶8800多人實現脫貧。
?
?
相關鏈接:
廣西玉林市委原常委、統戰部長麥承標一審獲刑16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