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個堅持”打贏“雙創”攻堅戰
海口網12月30日消息(記者高翔)近3年的日日夜夜,近3年的不懈努力,海口“雙創”給市民游客交上了一份份滿意的答卷:從農貿市場升級、小街小巷改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打造,到深入開展的水體治理、濕地保護,再到12345政府服務熱線的不斷完善、“椰城市民云”的上線,一曲曲省市聯動、政企聯動、軍地聯動、干群聯動、全民參與、共創共建的篇章在椰城大地譜寫。回顧近3年的“雙創”,有付出和感動、有汗水和淚水,更有累累的碩果和越來越多百姓的笑顏,海口人用執著和堅持,打贏了這場“雙創”攻堅戰,讓椰城活力和魅力不斷增強,在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建設的道路上邁出了更加堅實的步伐!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提升百姓幸福感和獲得感
堅持“為民利民惠民靠民”抓“雙創”,以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讓海口“雙創”工作收獲了百姓口碑,實實在在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海口把解決市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放在了突出地位,在看病上學、公共設施、交通出行、環境衛生、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社會治安、水體治理、空氣污染防治等民生方面,每年投入財政總支出的75%以上,深入實施了一批惠民利民項目。在主城區范圍內打造數十處“15分鐘便民生活圈”,完成提升改造21個特色餐飲街(區);在積極推進“三無小區”整治的同時妥善解決“三無小區”無業人員就業,妥善安置并幫助原流動商販實現轉崗就業;整合公交運營企業,不斷優化公交線路;引進知名學校在海口辦學,引進一批優質醫療資源;組建海口“菜籃子”集團公司,推出“一元菜”和“基本菜”保供穩價,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著力打造生態宜居的城市環境
在“雙創”過程中,海口市制定了城市規劃和更新行動綱要,重點抓好品質提升、交通優化、水體治理、增綠護藍、文化復興等7項綜合性工程,下大氣力推進水體治理和濕地保護修復,堅決守護好海口的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打造生態宜居、承載鄉愁的城市環境。
近年來,海口按照“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景觀提升”的要求,以治理難度最大的美舍河作為水體治理示范,對全市32個水體進行綜合治理,同時扎實開展“五化”工作,大力推進樓體亮化工程和市政主要道路綠化帶亮化建設,依法拆除影響市容市貌的廣告牌匾;集中對濱海大道、國興大道、龍昆南路等主要道路和西海岸帶狀公園、萬綠園等門戶景觀進行改造提升;民航航線俯視區修復工作穩步推進。在濕地保護建設方面,成功入圍了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遴選認證名單。在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評比中,海口宜居競爭力排名在全國289個城市中位列第五。
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著力補齊設施短板和管理弱項
作為全國最年輕的省會城市,“雙創”初期,海口城市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城市管理滯后,而海口不畏困難,從一點一滴做起、從一街一巷抓起、從一行一業管起,以問題為導向,集中開展道路交通秩序、占道經營、違法建筑、環境衛生等專項整治行動,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價值。
近3年來,海口投入137億元推動市政基礎設施、農貿市場等十大領域基礎設施項目改造和建設。改造老舊市政主干道路93條;打通“斷頭路”64條,改造小街小巷2603條;改造城市積水點24處,建成排澇泵站3個,建設完成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一期)工程;完成46家農貿市場環境秩序整治和改造升級;新建公廁131座;城鄉環境衛生保潔覆蓋率100%、建成區主要道路機掃率100%;升級改造全市餐飲店和小食品店,確保“三防”設施配備完善。這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不僅提升了城市顏值,也涵養了城市氣質,讓海口向建管并重、內外兼修的品質之城不斷邁進。
堅持改革創新,著力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
近日,整合了31個部門公共服務事項的手機APP“椰城市民云”被海口市民津津樂道,而這正是海口不斷創新城市治理的一個剪影。近3年來,海口市不斷推行城市精細化管理,全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不斷提升城市治理管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除了“椰城市民云”,“政務云”于今年9月15日上線,全市政務信息系統97個全部實現共享開放,共享信息資源目錄271個、信息3955項,“不見面審批”事項1409個。
在政府服務方面,充分發揮了12345熱線“指揮棒”“繡花針”“連心橋”作用,努力構建“上下聯動、無縫對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30分鐘響應處置”為主要特點的社會治理機制,努力將各類社會治理矛盾發現在初期、處置在前端、解決在基層。截至目前,多渠道受理辦件100萬件,辦結率約99.5%,辦件滿意率從年初的48%提高到94%。
此外,海口還深入實施市區鎮(街)行政管理體制和城市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壓縮市級機關10%的編制下放基層;在全國率先設立城市管理警察支隊,推行“公安+城管”綜合執法模式;出臺實施《海口市愛國衛生管理辦法》《海口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條例》《海口市個人信用信息征集和使用管理辦法》等7個法規制度;出臺《“雙創”工作考評與獎勵暫行辦法》《“門前三包”責任制管理督查考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督查考評工作文件。
堅持共建共享,著力打造城市管理長效機制
在“雙創”工作中,海口注重系統思維,對各類問題深入研究、周密部署、系統推進,凝聚了各方力量,建立了共建共享、高位推進、高效運轉的城市管理工作長效機制。
自“雙創”工作啟動以來,海口建立了黨委統一領導,四套班子齊抓共管,指揮部組織協調,強化各級主體責任落實、全社會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市級領導掛點和機關單位包點的責任制度覆蓋了全市21個街道、22個鎮和桂林洋開發區;各區各部門、各包點單位和街道、社區所有干部職工積極主動參與,駐市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自覺行動,青年志愿者、市民群眾、外國友人紛紛加入。目前,全市注冊志愿者超過26萬人,志愿服務逐步實現常態化。
海口還著力保護城市文脈、創作文化精品、推進文化惠民、豐富文化活動、改善文化民生,加大對海口騎樓老街、海瑞墓、五公祠等一批人文景點改造升級;原創大型歌舞詩《黎族家園》《我們村里的三把火》等7部作品屢獲國家級、省級大獎。
?
相關鏈接:
海口市“雙創”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名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