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芭蕾舞團的《茶花女》 鐘欣 攝
遼寧芭蕾舞團黨委書記李成全認為,要創作具有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劇,故事選擇上就要從五千年文化歷史中選取具有代表性,又不失時代感的內容作為創作之源,使其從根本上貼近人民生活和心理認知,其次在創作中要肯花時間要追根溯源、深入調研,不斷推翻重塑,把民族特點和芭蕾特點融合提升到民族文化的高度。使芭蕾藝術能夠在民族審美心理結構中展現其獨特的美感。
他以遼寧芭蕾舞團的作品為例,建團至今始終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國特色芭蕾藝術作品,創作演出了中國風格的芭蕾舞劇《梁山伯與祝英臺》《嘎達梅林》《二泉映月》和現代芭蕾舞劇《末代皇帝》等,近年來又打造了具有濃厚地域文化特色的原創中國芭蕾作品,如充滿遼寧地域風情的芭蕾舞蹈,反映東北抗戰精神的原創中國芭蕾舞劇《八女投江》等。
重慶芭蕾舞團團長、藝術總監劉軍直言,中國芭蕾人應該在自己的母體文化里尋找營養,我們的民族里有這種根也有這種元素,就看怎么能做得到,“這種做得到很不容易,我們的藏族舞排練是這么一個過程——跳藏族舞,我們墊著腳尖跳藏族舞、踢踏舞,其實對我們芭蕾舞演員來說太不容易。”這樣的辛苦沒有白費,芭蕾舞劇《香格里拉》五年演了100多場,有50場在歐洲,兩度巡演歐洲、西班牙。
在她看來,經典劇一定要有中國氣質、中國表達,100年前是外國人主導對中國的想象,21世紀的今天,對中國的想象應該由中國人自己來做,由中國人詮釋的帶有中國氣質、中國精神的,而且有中國文化自信的全新的芭蕾舞世界。
她的發言引來紛紛贊同。李成全認為,原創芭蕾舞劇探索與創新告訴我們,中國的芭蕾藝術絕對不能單純的西方創作理念和創作延伸,必須要符合中國人的生活邏輯和心理邏輯,要有中國民族文化的印跡,有中國傳統道路的價值體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