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請假條看哭了杭州上萬名學生和家長
近日,一張與眾不同的請假條在網上火了。原文如下:
大家好:
我周三周四調休(回老家祭祖)。母親大人10月24號去世至今心一直好疼。“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老人家漸行漸遠…
天真的好冷,同學們有否給父母問寒?如果還沒,趕緊打電話,現在就打,好好地用行動去孝敬給予你生命的人。不用去計算他們給予你多少的愛,就算你對他們付出再多再多,也永遠比不上他們給你的多。
你們奮斗到如今也是何等的不容易,身體是本錢,要注意保暖。男孩們要多多關心照顧身邊的女孩,就算她不是你的女朋友。
工作是辛苦的,與你們相處是開心的,提前祝你們節日快樂!
請假條
這張請假條最早出現在浙江工業大學的官微上,據說發布之后,看哭了不少學生。錢江晚報教育微信升學寶在第一時間也參與了轉發,很多網友在留言區評論,看完想給家里打個電話。
這張讓無數人為之動容的請假條,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一張請假條
背后是難以割舍的親情
說起精弘食堂的何師傅,浙工大幾乎無人不知。大家都習慣了叫他“何師傅”,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全名叫何鳳林,今年47歲,是一個高中女孩的爸爸,也是一個尚未完全走出喪母之痛的孝子。
何師傅說,家里共有5個兄弟姐妹,由于父親的能力問題,從小全靠母親一人撐起整個家庭。“雖然又苦又累,但是她是那種會毫不猶豫幫助別人的人。我們幾個長大后,偶爾回家給她帶的東西,她也不忘跟周圍的人分享,這種為人處世的方式一直影響著我們。”
有學生透露,何師傅很愛他的母親,曾陪母親去普陀山,只為了卻她的夙愿。母親去世后,他的內心一直都很沉重。12月19日那天,因為要返鄉祭祖,他特意在下班前給師生們寫了一張請假條,雖然僅短短幾百字,一個“疼”字卻樸素地詮釋了什么叫愛之深切。
受何師傅的影響,女兒小何從小就很懂事,生活中從不亂花一分錢,和家人的溝通也很順暢。“我覺得這是母親的榜樣力量。”何師傅說。
食堂的暖心大叔
現在成了學生的心靈導師
何師傅和浙工大的淵源,要追溯到1995年。他初來學校,“拜師”于張忠渭師傅。1998年,由于個人原因,何師傅返回家鄉工作。十四年后,他再次回到工大。懷著對學校的獨特情愫,他更用心地炒菜做飯,西施豆腐和肉絲跑蛋是他的拿手菜,很多畢業生至今還記得他。
在大家眼里,他是一個喜歡邊燒菜邊和學生嬉笑嘮嗑的人。“雖然我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學生都很尊重我,我也喜歡跟他們聊天。”
何師傅說,網上有人評價現在的年輕人素質不高,他不這么覺得。“這里的學生通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上大學,很不容易,也很了不起。”何師傅認為,很多時候他們需要有人指引,于是他把自己對生活的所思所想,以紙條的方式表達出來,最近一次更換的紙條就是那張特殊的請假條。
“我的母親是在夏天生病的,從那時起,我經常后悔過去沒有多陪陪她。現在很多年輕人懂得孝順,但是他們沒有我這種經歷,我想通過文字,把我的心情說給他們聽,希望他們能夠加倍地對家人好。”
學生留言
@化工學院陳同學
晚上跟爸媽視頻,我說我臉瘦得沒肉了,他們罵了我一頓以后說不胖回去就別回家了。父母不經意間的一句話讓我聯想起了精弘二樓這位做菜很好吃的何師傅,萬萬沒想到他原來還是這么酷的一個人,在冬日里無比暖心。希望以后自己也能成為這么酷的一個人!
@藥學院胡同學
豆瓣上曾有一個紅極一時的小組叫“父母皆禍害”,許多少男少女控訴他們的父母,也許現在也有許多同學怨恨他們的父母,無法釋懷父母帶來的傷害。回過頭來想,可能找不到一個人,能像父母一樣無私而慷慨地對你奉獻自己的年華和溫暖。給他們打個電話吧,問候一下冷暖,問候一下身體健康。他們會由衷地開心的。
@人文學院劉同學
我媽在我初中升學壓力很大的時候就跟我講過“家是你永遠的港灣,不管怎樣我們都永遠愛你”,這句俗氣話她講得輕松而認真,卻讓我到現在打字出來都忍不住想哭。是父母讓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永遠有人在毫無保留地愛你、給你力量和支持。“家人是比夢想更重要的事”,生命終有盡頭,珍惜每一分鐘的愛與陪伴,真的希望每個人都明白。
本報通訊員 王毅 陳靖
本報記者 鄭琳
?
?
?
相關鏈接:
海口網2018年新年獻詞:2018,我們出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