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2017“為民辦實事”回訪
救助供養標準提高 全省3.1萬人受益
好政策成特困人員“及時雨”
今年以來,全省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提高被列入了我省2017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中,將我省特困救助供養標準由當前的集中供養每月450元、分散供養每月350元統一提高到每月600元,使全省3.1萬特困救助供養人員從中受益,其中2.9萬農村五保供養人員、0.2萬城市“三無”人員生活切切實實得到保障。
記者王子遙
每月多補120元“五保”老人生活有保障
“又拿著東西來看我,真是謝謝你們了!”2017年12月21日下午,海口的寒潮天氣還未過完,在秀英區長流鎮美德村內,78歲高齡的王錄禧老人看到鎮政府和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又拎著慰問品前來,心中滿是欣喜,“現在每個月的補助漲了,不用你們老是拿東西來,我自己可以買。”王錄禧口中的“漲補助”,便是被列為“2017年為民辦事”項目之一的提高全省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
長期以來,王錄禧一直過著無妻無子女的生活,只有一名已經分家的弟弟偶爾幫襯,加上年事已高難以務工掙錢,他的生活十分拮據。在他的家中,只有桌椅、床等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除了風扇外,連一件像樣的電器都沒有。而自從全省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提高后,他的生活開始逐漸寬裕了起來。
“以前一個月480元,現在整整提高了120元,這對于獨居的我來說已經能夠滿足基本生活了。”在家中,王錄禧向記者展示了他的惠民補貼“一卡通”存折,里面記錄著救助金每月的發放情況。與去年每月入賬480元相比,今年每月入賬的600元讓他在生活中能更加自由地去購買些日用品等。“平日里再攢一點,今年過年我打算給自己買一件新衣服。”王錄禧笑道。
“看到他的情況,大家都想幫助他。現在政策上已經進行了更大力度的幫扶,我們也通過慰問等形式經常來看看他,給他帶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等,保障他乃至村鎮內的各個‘五保老人’的生活能有保障。”秀英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周經力說。
提標任務全部完成 3.1萬被救助人群受益
記者從省民政廳獲悉,今年3月15日,省民政廳會同省財政廳聯合下發《關于落實省委省政府2017年為民辦實事事項提高全省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的通知》。《通知》明確,從2017年1月份起,將我省特困救助供養標準由當前的集中供養每人每月450元、分散供養每人每月350元統一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今年以來,共有3.1萬包括農村五保戶、城市三無人員的特困救助人員受益,其中包括2.9萬農村五保供養人員、0.2萬城市“三無”人員,更好地保障這一群體的生活水平。
據介紹,結合經濟發展水平和物價變動,從2017年4月份起,全省符合標準的困難群眾都已經按照新標準領到了特困供養金,同時,財政部門還分期將今年1月至3月的救助標準差額按月補上。截至2017年5月,全省所有市縣已經全部完成特困救助供養提標任務,各市縣均按照新的特困救助供養標準發放供養金,我省特困救助供養標準首次實現區域性統籌和城鄉一體化。
省民政廳社會救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省各級民政部門仍將繼續努力解決城鄉特困人員突出困難,滿足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規范、適度的救助供養服務。同時,堅持“應救盡救、應保盡保”的原則,繼續嚴格、規范、高效、便捷做好特困供養人員的申請受理和審核、審批工作,確保特困供養政策公平公正。
?
相關鏈接:
海口10歲陽光少年腹部長“球” 無錢醫治盼救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