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瓊山區三門坡鎮黑山羊養殖扶貧項目見成效
246戶貧困戶喜獲首筆分紅款
海口網1月3日消息(記者周雪君)“今天分紅,有收入當然開心啊”“分了1600多元,現在日子越過越好了” “成功脫貧了,以前根本不敢想,是政府給了我們信心,新一年會更努力”……2017年12月29日,瓊山區三門坡鎮2017年度精準扶貧產業組織化投入生產效益分紅儀式在清泉村委會辦公樓前舉行,三門坡鎮246戶貧困戶共收到7.5萬元分紅款,貧困戶們喜笑顏開。
創新產業扶貧 增強“造血”能力
喂草、觀察每只羊的健康狀況、清理羊圈,這些都是清泉村委會石政村貧困戶盧照武每天要做的事,別看他養起羊來十分專業,精準扶貧之前,他對養羊還一竅不通。之前,家里兩個小孩要讀書,父母需要醫藥花銷,盧照武原本會電焊,但眼睛受傷后只能外出打散工,家庭生活捉襟見肘。2016年7月,政府給他發放20只扶貧羊,并請來專家講授養羊知識和技術,每次上夜校,他總是坐在最前面認真學習,僅用了半年時間,盧照武就成為村里養羊高手,并積極向別的貧困戶傳授養羊技術。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盧照武一家剛剛實現脫貧。
“產業化發展后,現在大家可以在家門口的基地打工,日子越過越好,”盧照武一語道出了不少貧困戶的心聲,“是政府給了我致富的信心和發展的機會,又帶領我們參加入股分紅,以后更有信心把生活過得更好。”
2017年以來,三門坡鎮為解決貧困戶的持續增收問題,探索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積極創新“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扶貧新模式,三門坡鎮政府與246戶扶貧戶1081人簽訂產業幫扶委托書,引進海口市統籌城鄉發展集團與四川六順集團合作創辦清泉黑山羊養殖基地項目,并投入產業扶貧資金100.41萬元,為全鎮246戶貧困戶入股清泉黑山羊扶貧養殖基地,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產業化扶貧后好處很多,不僅有專門的技術支持,同時,全鎮集中養殖便于規范化管理,減少環境污染,效益穩定”,瓊山區三門坡鎮委書記陳發在分紅儀式現場告訴記者,“通過貧困戶入股保底分紅的形式,增強‘造血’能力,分紅周期為三年半,年分紅率15%,這次分紅為第一批半年分紅,分紅率7.5%,下一步整個產業會做大做優做強,不僅惠及貧困戶,還將惠及農戶。”
加大扶持力度 助力脫貧致富
記者在清泉村看到,黑山羊養殖基地興建的7棟標準化種羊羊舍分為上下兩層,設計斜坡便于羊群進出,目前已經開始養殖本地黑山羊。“基地占地3800平方米,里面設計有母羊舍、公羊舍、育養舍、羔羊舍等,同時配套修建種養運動場、消毒、診療、化尸坑等配套設施,我們除了銷往本地和其他省市,還主要銷往香港澳門,”海南順吉森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世均介紹說,下一步將投入2000只羊,當母羊生產的羔羊養到25斤左右,貧困戶、農戶都可自愿領養,可以出欄時公司再保底收購,保證種羊投入、養殖技術培訓等,我們一起養羊發展產業,農民養一只母羊一年能得到2000元左右的純利。”
“我們作為國企在這種扶貧模式中,主要起引導、紐帶等作用,通過招商引資引入像四川六順集團這樣的當地龍頭企業,壯大本地投資力度,擴大農戶、貧困戶收入,” 市統籌城鄉發展集團邱其平告訴記者,“通過農戶、國企、專業公司三方合作的模式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大膽實踐,成效很明顯,下一步還將加大扶持力度,全程跟蹤,不僅幫助貧困戶脫貧,更要幫助農民致富。”
據悉,三門坡鎮清泉村為2017年整村推進貧困村,2017年該鎮計劃貧困戶實現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農村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省規定的3305元以上,目前已經按“十項標準”基本完成整村推進工作。
?
相關鏈接:
特色產業助脫貧 湖南石門打造精準扶貧“樣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