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應新時代 踐行新理念 促進新發展
□ 王凱
今天我把最近一段時間海口城市更新的思考給各位領導和專家作一個匯報,我們的工作主線是“城市雙修”,進一步增強生態的功能,即生態修復是指用再自然的理念,對受到破壞的自然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工作,增強生態功能。城市修補是指以更新織補的理念,修復城市設施、空間環境、景觀風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
我們通過“雙創”,通過老百姓一點一點的恢復,城市有了特色、有了活力,就有競爭力,有了競爭力就能吸引人。而“城市雙修”是“雙創”的升級版,是要加強城市設計,提倡城市修補,大力開展生態修復,讓城市再現綠水青山。
海口的“城市雙修”工作具有自身特色, 結合海口作為省會城市的復雜性,因地制宜,采用“城市更新”這一國際通用的規劃理念,在“雙修”和“雙創”的兩重目標下正式開展海口市城市更新工作,力圖在整體、系統、協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形成全國示范。
在這一年的工作中,我們和市里的各位領導多次匯報和溝通,一是關注怎樣把生態環境的思考用到環境的治理當中;二是關注我們城市建設的每一個細節;三是貫徹中央的精神以及創新、協調、開放、共享的理念等;四是所有的規劃建設需要更加精細化管理,最后才是實現目標。
總體框架是先落棋盤,再落棋子。以 “行動綱要”為引領,以 “系統專項”為支撐,以 “示范項目”為抓手。在系統施治的基礎上,比如水專項、道路專項、市政專項等,落實到具體的棋子單個項中,并著重滿足人民的各方面需求。要體現海口印象,找到老百姓最關心的地段,最能代表海口特色的要素;突出老百姓集中反饋的問題等。在這個方方面面的基礎上我們形成了系統施治的六個維度。
一是重整生態本底。首先是生態本質,海南是一個全國生態環境很好的地區,在過去的一些年里包括海南生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具體實施的策略是保育、通海、營林、修復,促進江河通海、綠廊連通,強化公園特色發展,注重公共綠地均衡布局。在具體工作當中進行了一系列的建設,形成了多個示范項目。
二是重織交通網絡。針對海口交通目前存在的問題,調整城市交通策略,在挖掘道路潛力的同時,扭轉以小汽車主導的發展模式。以完善的綜合交通體系為出發點織夢,以近期交通治堵為落腳點救急。
三是重鑄文化認同。海口是一個省會城市,海洋文化、中原文化、軍事文化、現代文化等,海陸交流、多元開放、銳意進取、順應自然。我們要重鑄自然與人文交融、傳統與時尚共榮、沿海帶動內陸、城鄉全面提升的文化認同感。依托城市綠道和傳統街巷,構建“點、線、面”一體的文化復興空間體系。
四是重塑空間場所。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需要場所,包括地域氣候、山水自然、歷史脈絡、現狀本底、人文感知。所以在空間場所上,整體城市的風貌定位是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形成國際范兒的濱海風采、海島風光的田園風景、地域特色的本土風情、時代氣息的現代風尚,我們的一些設計師和規劃師希望在場所里面尋找特色。另外是棚戶區改革也是我們專項工作中的重要內容,怎樣拆怎樣建,一比幾的賠,我們也做了統籌的考慮,不是簡單的就地安置。
五是重構優質設施。在方方面面上給予市民充分的滿足,以人民為中心,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務水平。完善醫療、教育、文化、商貿、環衛等服務設施,構建十五分鐘便民生活圈。
六是重理社會善治。城市三分規劃七分管理,貫徹依法治國方針,依法規劃、建設、治理城市,促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健全依法決策的體制機制,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等確定為城市重大決策的法定程序等。
在這些系統性思考的基礎上,形成了114個城市更新相關項目,并進行了詳細的任務分解,兩周一督辦,部分重點項目已于8月底開工。工作組根據項目的基礎條件、開展難易程度、示范意義等因素,篩選了4個項目見效時間節點。一個重點的節點是海南建省30周年,第二個是改革開放40年,一步一步往上走,一步一步提高。并形成10個示范性較強、涉及跨部門協同工作的重點綜合示范項目。
下面簡要介紹兩個案例。一個是三角池綜合環境整治,要體現“最海口”的市井文化體驗。三角池位于海口中心,是海口文化的體現,是海口歷史脈絡的記憶載體,市井生活的鮮活舞臺。通過一系列系統性的整治,包括路面、街道環境、廣告牌等等。比如關于建筑設計,首先在尺度上,地面建設不是簡簡單單的做出所謂的建設,要結合現狀已存在的合理的建設內容做改善,有些就是簡單的改裝;湖心島本來要拆,后來經過與市里的領導溝通,認為無論是30年還是50年都是一段歷史,因此保留了其原有的風格和特色。二是西海岸公園帶修復整治,要體現“最海口”的綠意自然享受。改善海岸帶生態環境,完善濱海空間的功能結構,提升濱海公共空間景觀品質,美化亮化夜景海岸線,打造海口城市生態岸線。拆除現狀影響海岸線生態和景觀的、使用率低的建筑物、構筑物,還海于民、還地于民、還綠于民。
?
相關鏈接:
專家建議海口城市更新工作:美舍河治理應用海綿城市理念?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