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網線、一臺多媒體一體機、一個攝像頭,讓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數十所鄉村學校及教學點的孩子們,通過網絡直播上起了音樂課、美術課。據介紹,過去,這些小規模教學點由于孩子少、教師缺,導致音體美課常常開不全。之所以發生改變,是因為甘肅省2014年開始實施“全面改薄”(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以及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促進小規模學校(教學點)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藝術類課程上網后,由沒人教到搶著上,不僅可解決專業老師不足的難題,更能讓鄉村學校的孩子享有優質教育資源,這進步令人欣喜。
蔡元培有句名言:“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音樂、美術、安全教育、手工制作、心理健康等課程不能可有可無,它們對塑造孩子的品質極有意義。?
報道中有個細節耐人尋味。以前一些很內向的學生,現在變得開朗了,究其因,他們參加了當地推出的網絡直播教學——“陽光課堂”,在手工課上學做恐龍和小青蛙,老師還教他們用撿的樹葉做貼畫。“你們喜歡上音樂、美術課嗎?”“喜歡!”孩子們清澈的眼睛閃著光。??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無需諱言,我國教育資源不平衡,不僅城鄉有別,村與村之間也有差異,對于西部農村的一些孩子來說,的確很難擁有高質量的教育資源。要解決這一難題,既需各級政府集思廣益,多策并舉,也要全社會共同關注,齊心協力。?
解決我國義務教育資源不均衡的難題,需要有一個過程。只要明確方向、堅持不懈,問題就能逐步得到解決。在這一過程中,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促進小規模學校(教學點)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借由網絡直播課堂,打破地域限制,讓優質資源覆蓋到最偏僻的地方,是一個有益的探索。
新時代,當有新作為。讓教育資源流動起來,讓優質資源均衡化起來,讓孩子擁抱到高品質的教育資源,完全可以利用現行技術來實現。有人說,“互聯網是破解鄉村教育難題的一把金鑰匙。”此言不虛,借助先進的技術賦能,變事倍功半為事半功倍,讓專業教師的價值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讓落后地區的孩子最大程度地接受高水平教學,較之以往是一種革新。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讓貧困地區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讓他們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向著美好生活奮力奔跑。這句話有深刻內涵,其一,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到良好教育,他們的人生才能出彩,教育是改變命運最有效的手段。其二,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也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從這個角度看,山里娃上起了網絡直播課,富有深刻而長遠的現實意義。
教育決定著我們的今天,也影響著我們的未來。讓貧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更完整的教育,而不是輸在起跑線上,不只是上上下下達成的價值共識,還是舉國正在敦力實現的國家工程。從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到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再到實現教育領域城鄉發展一體化,以及為人矚目的國家“全面改薄”工程……效果已經初現。政策在發力,探索在進行,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就不會變的空心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