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古代美舍河流域寶剎眾多,它們經歷了千百年歲月滄桑之后大多衰敗,有的被夷為平地空留遺址,或殘留幾塊斷碑,或留一古泉古樹,當然也有片甲不留到只能靠歷史記載去大致猜測其方位……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原創>

    海口:天寧寺——千年輝煌后的寂寥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8-01-04 09:39

      五公祠里的李綱雕像威嚴正氣。

      文人雅士造訪天寧寺賦詩抒懷

      貶相李綱是海口“五公祠”祭祀的五公之一,南宋建炎二年,因極力主張抵抗金兵入侵,當朝宰相李綱被昏庸的皇帝宋高宗趙構一貶再貶,最后貶配荒蕪貧瘠的瓊州萬安軍(今海南萬寧)。

      建炎三年,來到海口的李綱首先造訪的就是名貫全瓊的名剎天寧寺。當時的天寧寺宏偉肅穆且有綠草繁花相襯,一派祥和景象。瓊人和寺院的住持早聞李綱乃抗金宰相,對其接待百般殷勤。在寺院的后花園,李綱對一簇潔白飄香的菩提花很感興趣。謁寺賞花之余,李綱有感而發,揮毫以《渡海至瓊管天寧寺詠阇提花》為題而作詩三首。

      李綱的這幾首詩雖然成為瓊州文史之至寶并刻板懸掛于寺中的菩提閣上,供世人臨摹傳詠,然而也正是這幾首詩,給后人留下幾個待解之謎。首先是詩中提到的“阇提花”到底是什么花,史家們各說不一,在正式出版的各種史書中,有“阇提花”為寺廟中的花或寺前花臺之花、寺廟僧侶種的花、佛名(阇提是佛名)之花和金錢花等四種解釋。至于《正念幽人尚素冠》中的幽人是何方人氏、是男是女,與李綱在天寧寺相遇并成為知己的隱士是否為同一人,在史家們中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李綱并不為貶瓊而心灰意冷,相反因瓊民的熱情而準備長居此島。沒想到時局驟變,居瓊才三日,就有朝廷急報謂其已被赦免。感慨之余,他當即又賦詩一首,吟曰“病廢不堪當世用,感恩唯有涕滂沱”。

      另外,400多年前的某個夏日,明代海南名士王弘誨曾與友人游覽天寧寺及附近古跡,寫下一首七律詩《游天寧寺登懷坡堂諸古跡》:“古寺樓臺幾廢興,入門雙樹叩山僧。空齋載酒隨緣到,飛閣觀潮問路登。心叩如來傳法密,跡尋坡老舊游曾。風流河朔憐同調,清話能消過雨蒸。”從詩中可以看出,天寧寺從宋代至明代,已是幾經興廢。

      此外,詩人王國棟的一首《游天寧寺》:“第一古禪林,先來聽唄音。梵鐘霜夜吼,銅鼓劫塵侵。幢影垂徑石,佛身余鑄金”。記者猜想,王國棟夜游天寧寺時,從他所寫的詩句來看,他的內心一定是晴朗透徹的,聽天寧寺的梵音,觀看天寧寺的佛像,參透佛理,洗滌心靈。

    相關鏈接:
    海口“點亮”夜空 亮化工程成了一道亮麗風景
    睡蓮凌寒開 海口風景暖
    “文明”與“旅游”同行 每個人都是海口最美的風景
    到海南來,遇見最美風景
    [來源:海口網] [作者:吳雨倩] [編輯:陳家煜]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