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人員檢查餐廳內部。
海口網1月4日消息(記者黃暉 攝影報道)《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于2018年1月1日開始施行,新規對外賣平臺和入駐商家作出了具體要求,切實保障“吃貨”們的“舌尖安全”。然而近日有媒體曝光稱,海口部分餐飲單位現“幽靈餐廳”,違規進行網絡訂餐行為。對此,海口市食藥監局高度重視,于4日上午開展統一行動,對曝光的網絡餐飲服務單位進行查處。
1月3日,有媒體曝光稱,海口部分網絡餐飲店資質證照與實際店名不符,如同“幽靈餐廳”。對此,海口市食藥監局高度重視,迅速對問題網絡餐飲服務單位進行查處。4日上午,海口網(微信號:haikouwang2013)記者跟隨金盤食藥監所執法人員來到被曝光之一的濱濂北社區三里的“時利和烤肉拌飯”。在該店門前海口網記者看到,不但未發現此前媒體披露的“時利和烤肉拌飯”招牌,該店門口還懸掛著兩塊不同的招牌:“源食代餐飲店”和“北京麻辣香鍋”。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涉事的“源食代餐飲店”。
在該店內,海口網記者見到了“北京麻辣香鍋”的負責人李先生。李先生表示,該店是其于2017年12月23日從房東處簽訂合同租賃來進行餐飲經營服務的。“現階段僅將店名取好并制作了店名招牌,目前仍在裝修和申請辦證中,還沒營業。”
海口網記者在店內一面墻上看到,墻上懸掛著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載明的店名稱均為“海口龍華源食代餐飲店”,負責人均為“劉某某”。這又是怎么回事呢?李先生表示,這是在他之前租下店面的前一位經營者留下的,目前還未清除掉。“我從房東處租下來才發現這個店雖然關門了,但沒有打掃,原先的器具和物品都還在這里,到后廚一看還有很多小老鼠,油也是黑黑的,很惡心,就趕緊把店里徹底打掃過了。”李先生說,先前店主留下的證照在“北京麻辣香鍋”的證照辦好后也要替換掉。
隨后趕來的房東林女士證實了李先生的說法。談及劉某某,林女士便氣不打一處來,她打開手機向海口網記者展示了一張欠條,欠款金額達27998元。“他去年5月租下我的店面經營,從8月份就沒交租金,欠了3個月,到11月說資金周轉不過來就關門回東北了,店里什么東西都沒收拾就走了,就押了身份證在這,說有錢了會還。結果到現在都沒見到影子,打電話也不接,我也沒有辦法了。”
“源食代餐飲店”的《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
那么,此前媒體披露的“時利和烤肉拌飯”餐飲店,究竟“身在何方”?海口龍華區食藥監局副局長吳萍表示,劉某某在食藥監部門登記的店名正是“海口龍華源食代餐飲店”。吳萍告訴海口網記者,據調查,該店曾經以“時利和烤肉拌飯”的名義在“餓了么”平臺上注冊并經營,但注冊時使用的經營資質是該店面對面店鋪的經營資質,之后該店的《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辦下來之后未及時在“餓了么”平臺上進行更新。
據了解,1月1日施行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中明確: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食品經營許可進行審查;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具有實體經營門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由于“時利和烤肉拌飯”未取得許可證從事網絡餐飲服務經營,違反了《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和《食品安全法》,龍華區食藥監局將嚴格依照法律規定進行立案查處。
“接下來將加強對轄區內網絡訂餐平臺監管對象的巡查,杜絕此類現象的再次發生。”吳萍說。
?
?
?
相關鏈接:
海口南北食藥監所:全年無休“體檢”果蔬 只為許你“舌尖”安全(組圖)
食藥監總局集體約談外賣平臺負責人 要求嚴格落實網絡平臺責任
食藥監總局:鼓勵中小學食堂將明廚亮灶視頻傳云平臺
食品“轉基因”標示是否規范?海口食藥監現場解答市民疑慮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