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福州東街口地鐵站,響起了悠揚的古箏樂曲聲,吸引進出站的旅客不知不覺緩下腳步。
“古箏演奏上午10點開始,我是特意過來等的。”地鐵站內,73歲的陳老先生已等候多時。他告訴記者,古箏作為中國民間樂器的代表,是民族文化的瑰寶;在地鐵站里播放、演奏古箏曲,是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
作為古箏藝術的傳承者,陳老先生的孫女學習古箏已有三年。陳老先生在觀看展演的同時,不忘拿出手機錄制視頻。他表示,錄制視頻是為了讓孫女學習,“要不是她今天要上課,我會帶著她一起過來。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時值福州地鐵1號線開通一周年,福州地鐵古箏角展演活動登場。現場,記者看到一女子端坐于古箏前,輕攏慢捻抹復挑,令許多行人駐足觀看。據介紹,每周六,在人來人往的東街口地鐵站中,都會舉行古箏展演活動。這是福州地鐵著力打造品味地鐵而推出的一系列提升車站藝術氛圍的活動之一。
福州地鐵集團運營分公司企管部副經理林世強表示,新的一年,福州地鐵推出“雅韻清新”地鐵空間,每周六在東街口站為市民帶去現場演奏等展演活動。“福州地鐵除了為乘客提供更優質、快捷的服務外,也打造老夫子主題車廂、車站,舉辦法國著名攝影師閻雷先生的《昨天的中國》攝影展等活動,提升地鐵公共空間文化藝術氛圍,為乘客帶去更豐富、更具特色的出行體驗。”
2017年1月6日,福州地鐵1號線(一期)開通運營。時至今日,福州地鐵1號線全線開通運營已有一周年時間。據了解,共有5000萬乘客搭乘這條地鐵線穿梭于城市南北之間,單日客流量最高達20.01萬人次。
作為5000萬乘客中的一員,每天工作往返都需乘坐地鐵的市民陳冰玉稱,有了地鐵以后真的方便了許多。她表示,從東街口到黃山,如果沒有地鐵,她坐公交車去上班需要將近五十分鐘;下班回來,有時需花上一個多小時。“地鐵開通后,我每天上下班都乘坐地鐵,差不多18分鐘,可以很準確的預估出門時間,不用怕堵車,遲到。”
陳冰玉說,希望別的路線能快些開通,方便更多人。(完)
?
相關鏈接:
高顏值地鐵成廈門民眾新年禮物 廈門進入地鐵時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