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封國暨晉文化考古學術研討會6日在山西臨汾召開,來自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國家博物館及中國內地多家考古研究機構的50余位專家學者展開為期兩天的學術交流。
近年發掘的陶寺北墓地是晉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近年山西最重要的發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陶寺北墓地考古隊領隊王京燕在當日發表題為《一部靜默的區域社會史》學術報告,發布了陶寺北墓地的發掘進程及最新研究成果。
王京燕表示,陶寺北墓地從兩周之際延續到戰國時期,伴隨了晉國的興衰。從目前的研究來看,陶寺北墓地在春秋時期應是晉國的一處“邦墓”(古代民眾歸葬的場所),其中高等級的墓葬可能是世襲貴族。
襄汾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李明星介紹說,從2015年啟動陶寺北墓地發掘工作后,已發掘150余座墓葬,出土大型青銅器80余件,玉器百余件,對研究兩周時期的墓葬制度、禮樂制度、分封制度及晉文化具有重大的學術意義。
近年,中國兩周時期的考古發現接連不斷,在整個中國考古學中地位凸顯。與此同時,關于兩周時期的政治、地理、封國、文化等研究層出不窮,掀起了兩周考古研究的熱潮。
如山西絳縣倗國墓地、山西翼城霸國墓地、陜西韓城芮國墓地、寶雞石鼓山西周墓地、湖北葉家山曾國墓地、山東紀王崮春秋墓地、甘肅馬家塬墓地等。其中山西的考古發現尤為引人注目,并有多項獲得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任徐良高代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發表致辭,他說,希望本次會議能就陶寺北墓地的價值、學術意義以及晉文化的發展演變序列來理解它在晉文化中的價值,深入認識西周的封國文化和兩周文化的發展演變。
本次學術研討會由中國考古學會兩周考古專業委員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學北方考古研究中心、臨汾市旅游發展委員會、襄汾縣人民政府主辦。會議期間,與會專家還將前往陶寺北墓地、晉國博物館等地參觀考察。(完)
?
相關鏈接:
西北大學成立絲綢之路考古中心
水下考古:就像驚險的破案 每次下水都生死相托
乾隆去圓明園,船隊怎么停靠?考古有新發現!
探訪東漢西域都護府推斷地 計劃進行考古發掘
今年北京發掘保護古代墓葬3000余座 考古規模創紀錄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