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引發關注的國家一級建造師考試被指泄題一事有了最新進展。2017年9月16、17日,舉行了國家一級建造師考試。考試結束后,有考生反映,考試疑似出現泄題,有考生稱網上流傳的一份“試題”內容有80%是當天考題的答案。1月5日,住建部執業資格注冊中心、人社部人事考試中心發布通報稱,有“助考”團伙利用非法竊取的試題信息培訓斂財,并表示將對本次考試中的違紀違規人員做出嚴肅處理。
事情回到2017年9月17日凌晨1點多,有人在網上發布了名為 “2017一級建造師市政工程試卷摘選,非常重要!”的帖子,稱“再過10多個小時將要開考一建市政工程實務,能夠看到這份文件的考生是非常幸運的,考完試你就知道了”。一名考生告訴記者,該帖子附有10多張手寫和打印的有關一級建造師考試的內容截圖。“截圖里都是試題答案,只要背下這份內容,即使外行人,也能通過考試。”
最近幾場重要的考試,泄題總是盤桓不去的話題。即使有權威部門出面否認也無濟于事,有人質疑,這些如此相似的題型,如何判定為不是泄題?還有,面對那些已經坐實了的作弊案、泄題案,到底怎么個“嚴肅處理”法?因為近年來作弊案發生的頻率似乎高了一點,讓人們對規則、對公平的信心發生了動搖。
應當說,隨著考試作弊入刑法律的實施,國家對考試作弊的打擊是越來越重。可為什么人們對考試是否公平的信心還是不夠,同時更是質疑考試作弊的歪風為什么還沒有徹底剎住?
我想,考試作弊泄題等案件近年來為什么屢屢發生?還是因為處罰力度不夠,甚至有點不痛不癢的感覺。因為這處罰力度和作弊者獲得的利益相比較,并不在一個“重量級”上,所以令他們敢于一次次的冒險。比如,對于參與作弊的學生來說,目前的處罰相對于以前已經更嚴格,可是禁考1到3年,對一些要通過考研或獲得資格證書改變自己命運的人來說,似乎并不是回事。但如果禁考10年,這會令有考研考證追求的人,認真掂量作弊是否值得。
還有“助考”機構。“助考”機構是考試作弊案中一個重要環節。因為面臨巨大的利益誘惑,所以他們才不惜血本打通關節,獲取試題。但如果在事發之后,僅僅相關人員被處罰,涉事機構不被一鍋端的話,那意義又有多大?老巢依舊存在,就會覺得可以“東山再起”,繼續招攬那些希望“走捷徑”的學生繼續牟利。
同時,相關的教育主管部門是不是也要反問一下自身,是否毫無責任?是否要反思問題源頭的所在?只有源頭干凈,才能讓正大光明的規則戰勝潛規則,才能讓人們對公平公正充滿信心。
人才的考核關系到一個國家的未來,絕不能因為考前泄題等等作弊行為,讓一群濫竽充數之輩登上國家廟堂。所以對一切涉考違紀違規行為必須零容忍,絕不能讓投機取巧的作弊行為得逞,絕不能讓違法違規的培訓行為獲利。只有加大嚴懲力度,才能完全杜絕此類事件發生。(項向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