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蓋房子,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水泥磚頭,然而在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有一座玉米建成的農家小院。金燦燦的玉米小院猶如一座“黃金屋”,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
院中原有的涼亭和花廊也都用玉米裝飾包裹。 郭飛穎 攝
“苞谷滿院吐秀,玉米遍地飄香”。1月7日清晨,初雪過后的南燕竹被薄雪覆蓋。走進南燕竹鎮政府后院,金燦燦的玉米小院非常吸睛。精致的院門、整齊的院墻、小巧的糧倉和轆轤井全都是由玉米棒搭建而成,院中原有的涼亭和花廊也都用玉米裝飾包裹,更有一幢玉米“黃金屋”立于小院之內,再加上火紅的辣椒、燈籠、中國結,更讓這個小院充滿了喜迎豐收的歡樂氣氛。
據了解,整座玉米小院占地約400平米,使用的玉米棒大約在28噸左右,由全體鄉干部和周邊村民用近40天時間集體制作。從黃金屋竣工至今,已接待各地游客近3萬人。
“首先是感覺耳目一新,這個形式挺好的,可以通過玉米把咱們新農村建設和環境衛生整治更形象的展示出來,這個特別好,值得推廣。”來自陽泉的攝影愛好者武根成利用周末時間攜一家三口驅車前來參觀拍照。
南燕竹鎮共有耕地9.5萬畝,其中近8萬畝種植的都是玉米,2017年的玉米產量更是達到75萬公斤。
院中原有的涼亭和花廊也都用玉米裝飾包裹。 郭飛穎 攝
鎮長陳寶軍說,玉米屋是按照政府后院草坪布置情況和現有基礎設施情況搭建而成的。“在216省道旁邊,有些村莊集體用地比較少,村民玉米堆放成了難題。”陳寶軍號召全體鄉干部和周邊村民集思廣益,建造了玉米“黃金屋”,不但解決了公路沿線村民玉米無處堆放的難題,更是打造了一處玉米集中堆放亮點。
為了給南燕竹鄉村旅游宣傳,為鄉村旅游提供樣板,鎮長陳寶軍利用業余時間當起了導游。“井代表一種鄉愁,不但可以讓現在的城里人,特別是00后,認識一些農家基礎生活設施,更是為遠處的游子打造一種鄉愁文化。”(完)
?
?
?
相關鏈接:
海口男導游帶團十年零投訴 幽默風趣講解獲游客點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