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英區長流鎮開展義務植樹保土護沙綠化環境活動。
海口網1月7日消息(記者陳五男 通訊員陳創淼 王巨昌 攝影報道)1月7日,海口秀英區長流鎮長北村委會式金村籠罩在一片薄薄的微霧中,一場冬季植樹造林在此拉開帷幕。當天,長流鎮全體黨員干部職工及村居兩委干部近300人,利用雙休日開展義務植樹保土護沙綠化環境活動,栽種萬余株樹苗,進一步提升五源河濕地公園和西海岸帶狀公園品質,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理念。
連日來持續的陰雨,使得腳下的土路十分濕滑。參加植樹的黨員干部和群眾們拎著樹苗袋,來到劃定好的“責任地”內,不遠處正在進行生態修復的五源河濕地公園已顯現雛形。揮鍬、鏟土、挖坑、扶苗、培土、壓實……道道工序做得認真細致、一絲不茍。雖然天氣微寒,腳下泥濘,但大家依舊熱情飽滿、干勁十足。經過一上午的種植,原本荒蕪的土地上增添了一片新綠,萬余株木麻黃覆蓋200畝荒地。放眼望去,一株株新栽種的木麻黃錯落有致,迎風挺立,將整片荒地裝點得生機盎然。
雖然天氣微寒,腳下泥濘,但大家依舊熱情飽滿、干勁十足。
長流鎮委書記肖就榮介紹,此次植樹造林的點位距離五源河入海口處僅近一公里,是整個五源河入海口下游段,位置緊挨五源河河道整治周邊。“長期以來,這里屬于沼澤地,土地貧瘠,棄荒嚴重,希望通過植樹造林行動,配合五源河濕地公園打造,營造綠水青山的生態環境,為海口城市更新盡一份力。”肖就榮提到,這200畝的荒地為長北村委會村民集體用地,村民們很是配合將荒地用于植樹造林,造福子孫后代。
“植樹能改善環境、美化海口,讓海口的山更青、水更綠、空氣更清新,我住在這里很幸福的。”長流鎮長北村委會聯昌村村民黃光啟早上9點就扛著鐵鍬、穿上雨靴、帶上白手套,來到植樹點,自發參與到植樹隊伍中。他說,“植樹造林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我們在享受美麗環境帶來福利的同時,有責任、有義務為改善生態環境、美化居住環境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揮鍬、鏟土、挖坑、扶苗、培土、壓實……道道工序做得認真細致。
“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這里也曾是一片綠林。人人種下一棵苗,荒山也能成綠蔭。”長流鎮長北村委會主任書記陳毛麻利地撕下包裹著樹苗的營養袋,將其放入挖好的土坑,培土、壓實,“這么多人來幫我們植樹,我們一定會把這些樹苗管理好,讓它們都能長大成林。”
據了解,此次栽種的萬余株樹苗均為木麻黃。木麻黃是南方濱海防風固林的優良樹種,生長迅速,抗風力強,不怕沙埋,能耐鹽堿,耐干旱、貧瘠,抗鹽漬,也耐潮濕。
下一步,秀英區還將因地制宜,根據氣候特點和土質條件,做到適地適樹,精心做好管護工作,提高樹木成活率,切實鞏固造林綠化成果。同時,緊抓五源河濕地公園建設的有利契機,組織對五源河流域開展環境整治、生態修復和整體保護。
?
?
相關鏈接:
三亞濕地公園咋成了菜園子? 園林部門這么回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