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堂吉偉德
父母年滿60周歲以上,獨生子女有15天帶薪護理假,日前,廣州市政府辦公廳正式公布《廣州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服務和管理規定》,明確多種假期的落實,將于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帶薪護理并不新鮮,計劃生育政策中有著明確規定,在職女職工生育之后可享受產假,而男方則可以享受帶薪護理假。晚婚晚育者,在帶薪護理上還應有更優惠的政策。但是,帶薪護理向照顧父母方面傾斜,屬于帶薪護理假的擴容,讓其更具人性化,實現了帶薪護理的“弱勢救濟”。
在社會化養老資源不足、成本高下不一的大環境下,帶薪護理具有多重意義。一則,此舉體現了盡孝愛老的傳統文明美德。百善孝為先,孝,作為中國傳統道德體系中的最基礎部位,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基于民生關懷,有關部門理應從政策層面給予人們盡孝需求的反饋,正視道德建設與個體需求之間的關聯,實現政策擴容與補缺,這既是一種公共責任,也是一種服務智慧。
二則,此舉為子女盡孝創造了條件。“常回家看看”是一種精神贍養,兒孫繞膝和天倫之樂需要獲得時間保障。在帶薪休假執行不力,法定假日又存在時間短、彈性弱的限定條件下,給父母年滿60周歲的獨生子女15天帶薪護理假待遇,為子女回家盡孝創造了條件。而如今有了政策性時間保障,也能起到必要的相關道德約束。
綜合而言,道德的實現需要創造條件,否則再好的倡導都無法得到落實,而此次為盡孝創造帶薪護理假的有利條件,給道德落地提供了范例。正視人們的現實問題和合理權利訴求,并從政策層面給予最大的關懷與滿足,其本意都是激發人們道德實踐和情感表達的內生動力,從而達到最佳的引導效果。
在人口與計生政策中,加入“獨生子女帶薪護理”的條款,賦予特殊群體以相應的特權,既是人口政策的換代升級所需,也是權利平衡下的補償性傾斜,體現出了政策的連續性和人性化,其意義不可小覷。(堂吉偉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