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一曲抱村流 相親相近水說情
——回看美舍河濕地生態修復(2)
很多市民都在贊嘆,美舍河的水為什么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變得這么干凈?回答是,這是舉全市之力,經治水專家和一線工人日夜勞作,用艱苦的汗水結合科學的治理實現的。
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關鍵在排口,核心在管網。控源截污是治理水體最根本最重要前提。
美舍河鳳翔濕地梯田上長勢良好的黃菖蒲。石中華攝
美舍河沿岸排污口在2017年6月基本完成了排查和截污納管工作,水體水質得到了明顯改善,為實現水清岸綠治理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排污口覆蓋了安得園泵站截污系統、中山南橋截污系統、水電橋截污和一體化泵站系統、鳳翔公園濕地截污系統、三個一體化截污系統。我市通過對沿河所有排污口進行細致摸排,理清管網系統薄弱環節,對癥下藥、量身定制、科學合理制定了每一個排污口設計方案。截污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每一個排污口都是上游好幾條甚至數十條市政管道匯聚而來的,承載著上游和周邊區域千家萬戶的污水排放任務,牽一發而動全身;其中,管網摸排和截污方案的制定是最重要也最困難。
339個排水口 復雜龐大的截污工程
對每一個排放口認真細致的摸排,對每一個管網的來龍去脈和及其現狀功能的調查,對第一手資料的全面掌握,對各類處置方案的科學合理制定……美舍河治理成效顯著,就是這些奔波在美舍河上的“治水人”在前線默默付出,一直不斷細化“里子”工程,對癥下藥,用切合實際的治理措施,確保實施效果,這才能真正厚植“綠水青山”,描繪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魅力海口新畫卷。
美舍河鳳翔濕地梯田上長勢良好的黃菖蒲。石中華攝
市水務、環保、市政等部門聯合行動,對美舍河流域19.4平方公里的面積進行摸排,排查有污水排入雨水管網長約216.8公里,覆蓋11萬戶,人口約33萬人次。涉及到20米以上道路23條、小區493個、城中村16個,居民點33個,建筑工地16個、學校22所、檢查井4700座。調查發現美舍河沿岸錯接、亂接用戶395戶,一共排查出339個排水口。美舍河沿線流域內居民生活污水日排放量達到8萬噸。美舍河治理要取得成效,就要完成這么龐大的截污工程。
2017年4月初,海口市治水辦成立截污納管組。針對天龍灣截污納管段、無線電管理局截污納管段、丁村截污納管段、中山南橋截污納管段等美舍河沿岸需要采取工程措施的排污口實施截污納管,目前通過截污納管和一體化泵站已收集并進入白沙門污水處理廠處理達6.85萬噸/天。
安得園截污 結束最大排污口直排歷史
安得園截污和一體化泵站段,結束美舍河沿岸最大排污口直排入河歷史。這個項目開始于2017年2月9日,從項目開工第一天起,治水辦督導組工作人員全力督導,一線工作人員克服場地狹小、交通擁擠,深基坑開挖和涵洞底下施工等多重困難,歷時33天于2017年3月14日建成通水運行,至此美舍河沿岸最大的排污口結束直排歷史。不僅解決了海怡路大拍門1.5萬噸/天的污水溢流問題,更重要的是有效降低了中山南至瓊州大道段污水管網系統運行水位,解決了中山南至瓊州大道段共12個排污口截污,對該路段和下游水質還清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凈污又美麗 八級梯田人工濕地成“網紅”
高鐵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項目于2017年2月24日開工,2017年3月結束。該項目是在上游管網未覆蓋區域新建三座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共計安裝38臺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能吞入污水,流出凈化水,是美舍河水體治理的利器,每天分散處理0.75萬噸污水。38臺設備安裝在3個地點,每個地點根據污水管流量確定安裝臺數,日處理污水量為500噸、1000噸和6000噸,極大地提高了美舍河治理工程截污能力。排水可達到五類水質一級A標準。
鳳翔濕地公園集景觀效果和凈污功能為一體的八級梯田人工濕地。石中華攝
位于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集景觀效果和凈污能力為一體的八級梯田人工濕地絕對是美舍河上的“網紅”。梯田人工濕地占地面積1.4萬平方米,近期每天處理0.5萬噸生活污水,遠期處理1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尾水。它融合了10余項中國科學院水處理專利技術,三級臺地作為一個組合處理單元,污水在三級臺地中有組織的進行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垂直流動,通過填料的過濾、植物根系的吸收、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機物、氮、磷、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質。污水通過人工濕地出水后,通過重力流入人工湖,由湖中水生態系統進一步凈化處理,同時起到調蓄與景觀效果。
記者 龍易強
(海口網1月9日訊)
?
相關鏈接:
直擊美舍河8級梯田濕地:昔日垃圾場 今朝綠濕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