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寧軍田村第一書記倪世恒發揮專業優勢發展生態種養,村民紛紛夸贊
“老倪”帶著我們村脫了貧
倪世恒(左)在向村民講解牧草種植技術。本報記者陳奕霖攝
我與新時代
記者陳奕霖
1月7日,新年的第一個周日,省農業廳派駐萬寧市北大鎮軍田村的第一書記倪世恒大清早就來到了村民李昌榮的家中,與這戶去年年底在幫扶下脫貧的四口之家拉家常、講種養技術。
倪世恒身上有股書生氣,由于時常深入田間地頭,他腳上的運動鞋滿是泥土。2016年5月,省農業廳準備派他到定點幫扶村軍田村駐點,出生于萬寧農村的倪世恒爽快地答應下來。至今,扎根貧困村一年半,倪世恒也成了村民口中親切的“老倪”。
軍田村是北大鎮脫貧攻堅的重點,被列入2017年整村推進脫貧村莊。作為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戶脫貧,促進村莊發展,是第一要務。如何把扶貧產業發展好、如何拓寬增收渠道、誰家還有難題需要幫忙解決……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他每天要思考的問題。
脫貧攻堅、鄉村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領頭羊”的帶動。倪世恒說,長期以來,他同黨支部帶領村“兩委”干部,發動黨員,制定黨員結對幫扶制度,力爭以黨建凝心聚力,引領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通過‘兩學一做’和脫貧致富電視夜校、遠程教育等途徑,利用網絡上豐富的學習資源,幫助黨員群眾學習黨的方針、政策以及種養技術等方面知識,能有效增強黨支部解決實際問題和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倪世恒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所以,我們要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努力。”
“軍田村資源匱乏,但地處山區,適合發展養殖業。”畜牧專業畢業、從事畜牧技術推廣工作多年,對于產業發展,倪世恒并不是門外漢。結合村莊實際,倪世恒和黨支部7名黨員帶領全村3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成立了萬寧軍田生態種養農戶合作社,由村集體出土地,整合省農業廳550萬元扶貧產業資金,引入畜牧龍頭企業,以“公司+合作社+村集體+貧困戶”的模式,發展黑山羊養殖產業。
最近,妻子產期漸近,不能陪在妻子身邊,讓倪世恒心有愧疚。但軍田村真真切切的變化,又讓倪世恒感到所有的付出是值得的——2017年,軍田村完成硬化道路9.171公里,危房改造12間,建設籃球場1個,舉辦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班1期、勞動力轉移培訓班1期,完成教育幫扶37人,發展電商扶貧,受益人口788人。
村民們對“老倪”夸贊不已:在“老倪”的帶領下,軍田村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實現了整村脫貧的目標。
“十九大報告明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讓我更堅定,軍田村走對了發展路子。”倪世恒認為,接下來,還要按照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做大做強黑山羊養殖,將其打造成優勢特色產業,使之成為軍田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民持續快速增收的重要支撐,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
相關鏈接:
海南萬寧貧困戶加入合作社 干活領工資年底還有分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